导读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邵攀霖教授团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赵宇教授团队、南方科技大学张博研究员团队在国际化学类顶级期刊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39)发表了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vicinal amino alcohols”的长篇综述论文,该综述全面总结了近二十年来邻氨基醇不对称催化合成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了多种不对称催化合成策略,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颜栩博士与冯伟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新加坡国立大学赵宇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邵攀霖教授和南方科技大学张博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广州医科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
手性邻氨基醇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多功能手性砌块,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分子及生物活性化合物中,同时在功能材料领域也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超过30万种有机化合物含有此类结构,其中超过9000种是天然产物,如奎宁、紫杉醇、巴兰醇等;此外,超过110种是已批准的药物,如肾上腺素、多巴胺、奥达特罗、奥司他韦等。同时,作为优势手性配体和有机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不对称合成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新颖高效的手性邻氨基醇合成策略相继开发出来。该论文系统梳理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对各类不对称合成方法的反应机理、立体选择性控制因素以及应用范围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
![]()
该论文由广州医科大学、天水师范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得到了深圳市医学研究专项资金(B2402042)、深圳市基础研究面上项目(JCYJ20210324104007020和JCYJ20240813094504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274069和22304070)、甘肃省科技计划青年项目(22JR5RE201)、甘肃省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2022A-106)、新加坡教育部项目(A-8001893-00-00和A-8000055-00-00)和新加坡国立大学项目(A-8001040-00-00)的支持。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