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客户端北京8月6日电(记者李运恒)8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蚊子主要传播哪些疾病以及如何科学防蚊灭蚊的相关问题,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主任医师丁晟作了解答。
![]()
丁晟介绍,蚊子是夏秋高温多雨季节的常见害虫,不但人们深受其扰,它还可以传播多种疾病。不同的蚊种可以传播不同的疾病,伊蚊可以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和黄热病等疾病;按蚊是疟疾的传播媒介;库蚊可以引发流行性乙型脑炎、西尼罗河热、圣路易斯脑炎的传播;各蚊种还可引起丝虫病的传播。所以,生活中要科学防蚊灭蚊,多管齐下做到“防灭结合”。
防蚊措施有: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驱蚊剂,儿童选择驱蚊剂要选择含量低的产品,孕妇要慎用。避免在黄昏至清早蚊虫出没高峰期进入草丛、湿地;室内要安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同时要清除家中的积水容器,像蓄水池、水井等要加盖密封,以阻断蚊虫产卵孳生。
灭蚊通常使用杀虫气雾剂、电热灭蚊液或灭蚊片,电蚊拍、灭蚊灯和传统的蚊香,要购买使用正规的产品。杀虫气雾剂要对准容易藏蚊的地方,比如门后、窗帘后、床底下、墙角这些部位快速喷射,喷后要关闭门窗30分钟,通风1小时后才能进入,注意喷射的时候避开食物、餐具、火源和电源,电热灭蚊液或灭蚊片在睡前1到2个小时插上电源,关闭门窗熏杀,人要离开,睡觉时保持通风。像电蚊拍、灭蚊灯要按产品说明使用。用传统的蚊香来灭蚊要注意防火。孕妇、婴幼儿建议以防蚊措施为主。
另外,像社区、单位、公共场所要经常性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动群众,大家齐动手,清理整治环境,及时处理垃圾,对蚊虫孳生地采取消杀措施,创造和保持健康的生活环境。
此外,丁晟还提到,2021年,我国获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目前为止,我国已经维持了很多年疟疾本地感染零发生状态,但是每年仍有一些境外输入的疟疾病例。许多人因对疟疾认知不足,归国以后,感染状态比较轻,而放松了警惕,导致病情延误甚至危及生命。同时,传播疟疾的媒介按蚊在国内也是广泛存在的,疟疾传播的链条可以再现,所以要持续保持防护意识。
他提醒,到非洲、东南亚这些疟疾流行的地区务工、旅行的人,出行前应咨询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等有关机构,如果有必要,可携带抗疟疾的药物作预防或应急治疗(当然药物用量要遵医嘱使用)。从疟疾流行区入境以后1年内,若出现周期性寒战、高热、大汗或不明原因的发热,应该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
(来源:新黄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