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中烟花”绽放、“空气炮”轰鸣、“大象牙膏”喷涌……这个暑假,太原市迎泽区双东小学校三年级二班的孩子们,不再满足于课本知识,纷纷化身“小科学家”,用40余份充满奇思妙想的实践作品,亲身体验了“寻自然之美,探科学之趣”的快乐旅程。
为激发学生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响应上级暑期实践号召,双东小学三年二班于暑假期间在家里组织开展了主题科学实践活动。该班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完成了一系列创意任务,收获了对科学知识的直观理解与实践乐趣。
创意“菜单”点燃参与热情
活动精心设计了六大实践选项:趣味家庭小实验、科学纪录片观后感、科技小成品制作、自然主题剪贴报、科学书签设计、科普读书小报创作。同学们可根据兴趣自由选择1-2项任务,确保参与灵活性与自主性。
玩转实验,探索自然奥秘
厨房变实验室:醋和小苏打模拟“火山喷发”被录制成趣味视频。
自然成为课堂:学生走进公园绿地,用相机捕捉昆虫、植物的细节奥秘,并撰写生动的观察笔记。
阅读驱动实践:读完《昆虫记》《十万个为什么》,孩子们将心得感悟转化为图文并茂、设计独特的科普小报,展现个性化理解。李博含的“水中烟花”(彩色墨水入水扩散)、王思辰的自制“空气炮”(演示空气动力学)、赵浩然的震撼“大象牙膏”(过氧化氢分解)等实验,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
成果丰硕,巧思汇聚
截至7月21日,班级共收到实践作品40余份。每一份作品都凝结了学生的观察、思考与动手成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
班主任王晓丽老师在整理作品后,高度赞扬了同学们“将科学融入生活”的探索精神。她特别举例:“以前讲‘植物蒸腾作用’,孩子们总说抽象,现在同学们用透明塑料袋套住盆栽枝叶,观察到水珠凝结的现象,还写下观察日记,这就是最生动的学习呀!”这生动体现了实践活动的教育成效。
![]()
部分优秀作品在班级群展示后,引发家长热烈反响。家长们欣喜反馈:孩子主动观察天气变化,还学会了用显微镜看树叶脉络,这样的实践比课本更生动!”“以前周末总抱着手机,现在天天追着问‘为什么彩虹有七种颜色’,科学活动让孩子变主动了!”这印证了活动在激发兴趣和改变习惯上的积极作用。
![]()
此次暑期科学实践活动,不仅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表达力,更在寓教于乐中悄然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习惯。太原市迎泽区双东小学三年二班将持续践行“做中学”理念,呵护孩子们心中萌发的科学种子,为其未来成长持续赋能。
![]()
![]()
总策划:花都一人
包装:李晓娜 排版:李晓娜
美编:刘静文 责编:张敏
协同互推共建媒体:网易山西科教频道 / 山西科技报/科学导报现代教育
自媒体号:人民号 / 今日头条号 / 网易号 / 搜狐号 / 腾讯号 / 凤凰号 / 爱奇艺号 / 蚁搜山西抖音号 / 新浪微博等
技术支持:山西立媒报业有限公司 / 山西蚁搜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 山西先锋赞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