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我可能被骗了,刚转过去100万元,对方就联系不上了。”7月29日17时许,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接到群众报警称。
7月15日,报警人通过微信添加一名自称“理财经理”的好友,对方推荐了一款“年收益9%”的理财产品。
7月29日15时许,他按对方要求向某公司账户转账100万元,可转账后,“理财经理”突然失联,他这才意识到可能遭遇诈骗,急忙报警求助。
接警后,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翠湖派出所第一时间申请对涉案账户进行止付,并将情况上报分局反诈中心。
五华分局高度重视,主要领导立即统筹刑侦、反诈等警种联动处置,指派专人全程盯办止付挽损工作。
反诈中心民警晏祥高与同事迅速开展研判复核,发现涉案账户所属公司为“白名单企业”。为防止资金被转移,民警与时间赛跑,通过多方平台查询,成功联系上该公司。
随后,晏祥高先后与公司财务人员、负责人沟通,逐一核对款项来源、用途及与受害人的关系。在耐心释法说理和政策宣讲下,公司负责人确认收到该笔款项,表示愿意配合退赔。
7月29日18时许,100万元全额退回受害人账户。从报警到资金追回,仅用3小时。
常见骗术及防范要点
当前,投资理财类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警方梳理常见骗术及防范要点,提醒市民提高警惕。
“专家荐股”设陷阱:骗子冒充“理财专家”“投资大佬”,以免费授课获取信任,再推荐虚假交易平台,发行假股票、证券募集资金,时机成熟后卷款跑路。
“高息诱惑”钓贪心:以“每天到账利息”“年化收益20%”“投资1万返500元”等话术吸引眼球。要知道,银行存款利率仅约2%,承诺收益超10%的项目,99%存在问题。
“婚恋交友”藏骗局:骗子在社交平台包装成“高富帅”“白富美”或“金融精英”,通过嘘寒问暖获取信任后,以“内部消息”诱导受害人在虚假平台投资。
“伪装正规”行诈骗: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发布虚假投资App链接,谎称是知名金融企业旗下平台,诱骗受害人下载投资。
民警提醒,要对“高回报”说不,远离“专家”忽悠,保护个人信息,认准正规渠道,谨慎网上交友。
记者 姜玟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