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无贵贱,人心有高低;腕间存道义,谈笑品茶香。钟表茶馆,讲述表友自己的故事,我是老面。
腕表世界最真实的声音不是品牌的广告,媒体的宣传稿,或者带有主观色彩的测评;最真实的声音是来自表友们发自内心的评论。
图片来自网络
表盘下的秘密(点击标题即可跳转阅读)一文的留言中,静静的顿河表友:每当你听到机械表走动时,发出声音的时候,好像一个鲜活的生命的在跳动,这也许就是机械的魅力所在。
闯关硬汉表友:机械表唯一无法被其他东西替代的是,它能够以自身的零部件组合去直接显示时间,凸显自身独特的美感。石英机芯(包括SD)还有原子钟总不能拿一堆半导体电路板和液晶面板旋转起来显示时间吧?
老面:机械的美是机械表能坚持到现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鲸向海表友:精密复杂的微型机械正好迎合人们爱玩的天性。
夏天怕热表友:当你保养过PP、AP、VC之流的复杂款超过10枚后,就已经没什么吸引力了。
腕表世界最真实的声音(九)一文的留言中,周波表友:雅典这几年还是推出了有意思的表。
老面:尤其是那款最轻的潜水表,有设计,有功能,佩服。
伪文艺老爸表友:二手市场的最大优势在于价格公开透明,其次是服务到位,可以让表友能货比三家,有更多的选择。也不用看某些品牌销售的脸色,不用去接受一些潜规则,钱花的舒心。随着二手市场中介服务、维修服务的进一步成熟,很多表友会转向二手市场。
在前面的文章文章回复中,rolendo表友对腕表市场的看法:只是靠文化洗脑(包括但不限于饥饿营销)来维持销量和市场份额,这种游戏能玩多久?
老面:大品牌造就的皇帝新装式营销,随着经济下滑,年轻消费群体的清醒,该做出转变了。
竹本表友:现在的年轻人多数都戴石英表。好打理,维修又不贵。而机械表就做个保养都要500元起步。如天梭。贵的2,3千起步。其实瑞士表本身的理念是用最少的材料赚最多的钱。玩表这东西,喜欢就好。反正机械与石英都无所谓。
老面:这些年我买了不少石英表,中古偏多。价格便宜,造型好看,换电池轻松。
Lukas表友:玩表老客群已经不会再花钱了,能够成为消费新群体的只有年轻一代。劳力士,百达翡丽和理查会占据市场中高端、高端和最高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剩下的市场份额已经少得可怜,其他集团品牌如果不再做点改变,很可能就会被设计新颖、更符合年轻一代审美的新锐独立制表淘汰。这个变革,在国内大家没感觉,但在瑞士已经开始了。。。
老面:很赞同,有个表友说现在机械表玩家老龄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品牌们还不做改变,那就一起走进坟墓了。
如鲸向海表友:杞人忧天了,要相信瑞士的制表实力!瑞士钟表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始终在引领全球钟表潮流。几百年的钟表文化底蕴在那儿摆着,百达翡丽不倒瑞士的制表业永远不倒,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詠而歸表友:瑞士钟表面临的危机远甚于当年的石英危机,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瑞士钟表业却不思进取,依然沾沾自喜。五年后很多品牌都会消失的,消失于傲慢和无知。
国内的所谓媒体总以为消费者是XX,现在没有人会为这些西洋智商税买单了,过硬的设计和品质缺一不可,但符合条件的表款太寥寥了。国内媒体将亡于自嗨,没人在意他们了。
老面:对于大部分瑞士制表品牌,我是抱悲观的态度。国内有些钟表媒体有时会“反向助攻”。
seastar1999表友:本届上海大师赛,赵心童带了块宇舶吧?机械之美我感觉还是会历久弥新,有年轻才俊代言,有国表(贝伦斯之类)崛起,机械表应该回归欣赏、把玩的本质,当然,呵呵,附带计时。
yesh表友:明年这个时候再看那些二手表商还有多少能挺住的?今年年底或春节是可以找找那些表商捡漏看看。二手表市场鱼龙混杂,价格极不透明,一般都是一到三折收,六七折卖。
老面:交给时间。
钟表茶馆期待更多腕表世界的真实声音,如果您的意见想被更多表友看到,请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