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2025年7月30日宣布对巴西采取紧急经济措施,计划将大部分巴西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骤然提升至50%的背景下,全球第三大商用飞机制造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简称“巴航工业”)却获得了一项关键豁免,其飞机及零部件产品得以幸免于这场关税风暴。这一事件不仅让巴航工业松了一口气,更深刻揭示了全球化时代下,政治博弈与产业链深度捆绑之间复杂的制衡关系。
一场虚惊:豁免条款如何成为“护身符”?
根据特朗普签署的行政令,此次加征40%额外关税的理由是巴西现政府的“政策、做法和行动”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经济构成了非同寻常的威胁”。然而,在这份措辞严厉的行政令中,一项特别条款为民用航空领域打开了一扇“安全门”。
该条款明确将“民用飞机、零部件及组件”列为豁免对象,其中包括气动轮胎、直升机、螺旋桨、飞机整机以及无人机等,但不包括军事硬件。这意味着,尽管美巴贸易关系骤然紧张,但巴航工业向其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美国出口其核心产品时,仍仅需面对原有的10%关税,避免了一场可能摧毁其业务的灾难。
巴航工业在声明中对此表示欢迎,并强调:“这一消息证实了巴航工业的业务活动对巴西和美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及战略重要性。” 同时,公司也重申了其长期立场,即“坚定地相信并倡导全球航空航天业回归零关税规则”。
为何必须豁免?美国区域航空的“巴西命脉”
特朗普政府之所以在挥舞关税大棒时精准地避开了民用飞机,其背后是深刻的商业现实和美国自身航空业的利益考量。巴航工业首席执行官弗朗西斯科·戈麦斯·内托(Francisco Gomes Neto)此前曾忧心忡忡地表示,关税的大幅上调对公司的打击可能不亚于新冠疫情。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因为美国市场,特别是其支线航空网络,对巴航工业的飞机有着极高的依赖度。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就在2025年6月的巴黎航展上,巴航工业刚刚与美国最大的支线航空公司天西航空(SkyWest Airlines)签署了一份大单:确认订购60架E175型支线客机,并保留未来增购50架的购买权。
天西航空的角色至关重要,它作为区域性合作伙伴,为阿拉斯加航空、美国航空、达美航空和联合航空等美国四大主流航司提供支线航班运营服务。这意味着,每天有成千上万的美国旅客乘坐的其实是悬挂着主流航司标志、但由天西航空运营的巴航工业飞机。天西航空的首席商务官韦德·斯蒂尔(Wade Steel)此前已明确表示,关税上调可能会延误这些新飞机的交付,从而直接冲击美国国内的航空运输网络。因此,对巴航工业飞机加征重税,无异于对美国自身的航空基础设施和乘客利益造成直接损害。
关税背后的政治风云:特朗普与巴西的“新仇旧怨”
此次关税行动的根源,更多在于政治而非经济。特朗普的行政令毫不掩饰其政治动机,指责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的政府对巴西前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Jair Bolsonaro)及其数千名支持者进行“出于政治动机的迫害”。
博索纳罗在任期间,被外界普遍视为特朗普在南美的坚定盟友,其政治理念与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遥相呼应。因此,特朗普此次的关税施压,更像是一种政治表态和对盟友的“声援”,意在向其不喜欢的卢拉政府施加压力。
综上所述,巴航工业此次能够“幸免于难”,并非源于侥幸,而是其产品在美国航空市场中不可或缺的战略地位所决定的。这起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即便是在最激烈的政治对抗中,深度融合的全球产业链也能形成一种强大的“经济引力”,迫使政治决策者不得不做出务实的商业考量。虽然关税警报暂时解除,但这一风波也凸显出像巴航工业这样的跨国企业在动荡的国际政治格局中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