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高校录取分数线和位次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数据,被家长和考生反复咀嚼。有人为几分的差距惋惜,有人为位次的前移欢呼,而那些连续几年“位次曲线”一路向上的学校,往往藏不住真正的实力。毕竟,在志愿填报越来越理性的当下,考生和家长的选择从来不是盲目的——一所学校能让越来越多高分考生“用脚投票”,背后一定有拿得出手的底气。从各省公布的录取数据来看,今年就有这样一所学校,用实实在在的位次提升,证明了什么叫“实力藏不住”。
![]()
这所学校就是中国民航大学。根据中国民航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录取相关信息,今年该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了6046名本科新生,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已经是它连续第三年实现生源质量大幅提升,录取位次的突破尤其亮眼。
单看理工类,全国就有25个省份的录取最低位次较往年有所提升,而且不少省份的增幅相当“能打”。比如内蒙古,理工类最低位次直接往前挪了7807位,增幅高达45.39%,意味着今年想进中国民航大学的内蒙古理科生,得比去年多打败近8000名考生才行;黑龙江和贵州的增幅也都超过20%,同样是“门槛”明显提高的信号。
![]()
要是从位次提升的绝对值来看,广东、浙江、江苏这几个教育大省表现尤为突出。广东理工类最低位次提升了9349位,浙江更是提升了9153位,江苏也有8630位的提升。要知道,在这些省份,高考竞争本就激烈,每往前挪一位都得“挤掉”不少人,能有几千甚至近万位的提升,足见中国民航大学在考生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有人可能会说,是不是这些省份的分数线整体降低了?但从数据里的最高分和最低分来看,多数省份的分数是稳中有升的,比如内蒙古最高分625分,浙江最高分638分,这说明不是分数“水分大”,而是学校的吸引力真的在增强。
不光是理工类,文史类专业同样表现不俗。全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史类录取最低位次实现提升,其中四川的增幅达到40.44%,新疆39.74%,内蒙古28.18%,都是相当可观的数字。这打破了不少人“民航类学校只重理工”的印象,说明中国民航大学在文史类专业的建设上,同样拿出了让考生认可的实力。
![]()
为什么中国民航大学能连续三年“圈粉”越来越多考生?从这所学校的发展定位里或许能找到答案。作为聚焦民航行业的特色高校,学校正朝着研究型特色类大学和“双一流”目标发力,提出的“一二三三四五”总体思路里,既有对适航与智慧运维、人工智能赋能民航等行业前沿领域的深耕,也有宁河校区二期工程、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平台的建设规划。这些布局不仅贴合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趋势,更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毕竟,在民航这样的朝阳行业里,有扎实的专业支撑和行业资源,学生的成长路径自然更清晰。
![]()
说到底,录取数据就像一张“成绩单”,反映的是考生和家长用分数投出的“信任票”。中国民航大学连续三年的生源质量提升,尤其是在多个省份实现位次大幅前移,既说明学校的办学实力在稳步提升,也印证了其在民航领域的特色优势越来越被认可。对于考生来说,这样的学校或许不是传统意义上“大而全”的综合性高校,但在自己专注的领域里,它正用实实在在的进步,给选择它的学生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