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主汛期以来,保定供水全面升级水质安全保障措施,以更加严密的防控体系筑牢民生用水安全屏障,全力守护市民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安全与安心。
保定供水与河北供水保定管理处(南水北调)、西大洋水库、西大洋供水(输水)等部门和单位,形成了供水全链条联动机制,加强供水保障工作组织协调。在南水北调高昌口和西大洋水库入水口、出水口都安装了“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对浊度、PH等关键指标实时监控回传,出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预警,水质在线监测指标项目数量均高于国家标准要求,为原水安全筑牢第一道防线。
第二地表水厂引江水供应充足平稳,第一地表水厂“江水+库水”双水源保障,应急时可及时切换;与西大洋水库和王快水库双库连通,原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加大日常巡视和检测力度,强化了对阀室及配水井水体颜色、嗅味、水中杂质的检查,增加了原水、滤前、滤后及出厂水取样及检测频次,重点关注余氯、菌落总数等指标,科学调整工艺参数,确保出厂水水质达标。地下水厂作为应急备用水源,设备设施运行安全良好,为汛期、高峰期供水安全再设置了一道“安全阀”。
此外,在保定市区原有58处采样点的基础上,又新增4处管网水采样点,与原有点位保持科学间距、合理布局,加大市区管网水监测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启动加密检测工作,实现高标准的检测频率,及时捕捉水质变化情况。全面摸排新建管线及老旧管网、新建管线与市政管网合口闸门等关键位置。在新建管线未完成冲刷打压并网之前,加装防护装置,严防未冲刷管线的水源流入市政管网,从细节处阻断污染风险。
针对市民对水中嗅味较为敏感,专门制定了提升方案:优化臭和味检测能力,通过内外部培训统一嗅味判定标准,快速识别异常气味;筹备嗅阈值法扩项,为嗅味强度提供量化依据;开展含硫物质方法验证,从源头锁定嗅味物质来源。借助“感官检测+特征物质分析”双重手段,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并溯源,为水厂工艺调整、应急处置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为应对汛期可能引发的水质隐患,在完善应急预案及巩固原有应急抢险的基础上,还组建了3个水质应急检测小组,结合先进的水质应急检测车,通过“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项培训,及时解决突发问题,熟练掌握设备使用技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保定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瑛华通讯员:李苒柳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