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卡图书
为 您 加 油
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高考录取季,一则令人咋舌的消息在教育圈掀起波澜:16名成绩优异、本已被985高校厦门大学录取的贵州考生,竟集体选择复读。
这一令人费解的举动,瞬间成为家长、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们热议的焦点。
![]()
填报失误,高分考生误入“分校陷阱”
原来,这些考生的高考成绩相当亮眼,最低609分,最高632分,全省排名均在前2500名。
以这样的分数,他们原本有机会进入国内众多顶尖高校,甚至能选择厦门大学本部的一些优质专业。然而,命运却跟他们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问题出在贵州省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在该系统中,厦门大学本部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代码前三位完全一致,均为“529”,且页面上并未明确标注“分校”字样。
这一设计漏洞,让许多考生误以为填报的是厦门大学本部,直到收到录取通知书,才惊觉自己被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录取。
考生小陈无奈地表示:“我在筛选学校时,像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系统都会清晰标注分校所在地。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却毫无提示,根本想不到它和本部是不同的。”正是这种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导致了这16名考生的“滑铁卢”。
![]()
学费高昂,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之重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录取,给这些考生带来的不仅仅是心理上的落差,更有现实的经济压力。
该校计算机专业每年学费高达4.9万元,四年下来仅学费就接近20万元。再加上生活费、往返机票等开销,读完四年所需费用超过60万元。
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这无疑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巨款。
考生小李,高考成绩632分,来自贵州的农村家庭,家中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种地,年收入微薄。
面对如此高昂的费用,他红着眼眶说:“这学费对我家来说就是天文数字,根本负担不起,还不如复读,明年再考。”
不仅如此,家长们还担忧分校的教学质量以及毕业证上“马来西亚分校”字样,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
多方推诿,问题解决陷入僵局
面对考生和家长的质疑,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回应称,考生应仔细核对纸质招生目录中的专业代码,因为“志愿书里写得很清楚,本部和分校代码也不一样”。
然而,在如今数字化时代,大多数考生习惯通过网络填报志愿,对纸质招生目录关注度较低。系统中关键信息的缺失,却将责任全部归咎于考生,这显然难以服众。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表示,退档需由贵州省考试院发函操作,目前他们对此并无处理权限。而厦门大学招生办则明确表示,将严格按志愿录取流程执行。
双方互相推诿,使得这16名考生的问题陷入僵局,最终他们只能无奈选择复读,用一年的青春来弥补这次系统设计带来的疏漏。
![]()
志愿填报陷阱多,需谨慎应对
这起事件并非个例,近年来,高考志愿填报中的类似问题时有发生。许多高校为了争夺优质生源,将本部、分校、中外合作办学等项目的志愿掺杂在一起,且信息标注不清晰,让考生和家长防不胜防。例如,部分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昂贵,是普通专业的数倍,但在填报系统中却未做明显提示。
曾经有考生以为自己报考的是普通计算机专业,录取后才发现是中外合作办学,一年学费高达20万元,最终只能无奈放弃入学。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志愿填报则是决定命运走向的关键一步。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以此为契机,完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让每一位考生的努力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让教育公平真正落地生根。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由绿卡图书整理,未找到原文出处。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QQ2712750795),我们会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