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录取正在进行时,昨天刷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云南招生考试院已经发出了第七轮志愿征集的通知,第七轮呀,还有谁能超过他们?
大学过去一直是在给学生上课。但是今年这些准大学生们却结结实实地给大学上了一课。今年的高考录取,云南已经征集过6次志愿了,黑龙江现在是第4次,河北已经两次。
广西呢,第4次征集志愿的时候,索性他的民办院校取消了对分数的要求,也就是没有要求了,理论上在广西所有考生,都可以成为本科生了,你考100分也行,考200分也行,都可以念大学,国家承认本科学历。实在是有点儿荒谬。
今年民办本科的确面临很严重的危机,分数一降再降,可还是招不满学生,据说广东有个学校计划招生6000人,可现在只招了2000多人,缺额太多了。已经降分征集了几次了,可扎心的是报名者还是寥寥。
有人说光降分数没用,重要的是把价格降下来。不降价,再征集也没用。但是学校还是硬挺着,就像菜市场里卖不出去的菜,价格牌翻来覆去地改,就是不肯打折。为啥?因为学费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一方面大学要靠学费活命,另一方面呢?万一降价了还是招不上来怎么办?那不是尴尬,而是可怕。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公开承认"文凭贬值"。某民办高校校长透露:"如果学费从3万降到2万,家长只会觉得这文凭更不值钱。"
最让人感慨的是,这些学校到现在还没搞明白问题的关键。他们以为降分就能解决问题,却不知道学生要的不是一纸文凭,而是实打实的竞争力。学生上大学,要么学本事,要么就业,二者必得其一,一样也得不到。你即便不要钱,我也不一定陪你玩啊?就像你去饭馆吃饭,菜难吃得要命,老板却说"不要钱",你会去吃吗?
新一代年轻人已经开始学会用理性投票。短视频平台上,"读民办本科不如学开挖掘机"的讨论获得百万点赞;长三角工厂里,越来越多本科生选择与职校生同岗同薪。当社会逐渐认清"某些文凭只是昂贵的废纸"时,有些大学注定要被淘汰。
其实这场危机早该到来。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起薪常年高于普通大学,因其课程由企业参与设计;新加坡理工学院学生大二就能进跨国公司实训。反观我们的民办本科,还在用"水课+盖章实习"糊弄学生。是该让他们醒醒了,现实逼着他们要做出改变了。
社会已经变了,以前盖几间教室、招几个老师就能躺着收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学生和家长都变聪明了,不是给个文凭就买账的。
大家终于明白,上大学不是为了混文凭,而是要学真本事。那些教不出本事的学校,自然没人愿意去。
这件事也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千万别被"本科"两个字忽悠了。选学校一定要看教学质量、就业情况,而不是光看学历层次。
对这件事,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