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的七里河区,处处跃动着发展的脉搏。新兴产业加速集聚,拓新产业赛道;街巷间路网舒展,织就内联外畅网;文旅街区游人如织,涌动消费新活力……该区正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强省会行动推进会会议精神,聚焦城市服务型、工业主导型发展定位,紧盯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总体目标,以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障改善民生等工作为重点,全力推进转型发展,书写高质量发展的鲜活篇章。
产业攻坚释放澎湃活力
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七里河区以项目为抓手,不断拓展消费新场景、培育产业新动能,为区域经济注入澎湃活力。
走进彭家坪镇的腾势交付与驾驶体验中心,新款腾势汽车在灯光下熠熠生辉,顾客李先生轻触中控屏,3D全景影像瞬间投射,科技感十足。作为2024年兰洽会的重要招商引资成果,该中心融合了住宅、办公、商业等多元业态,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显著提升了区域税收,更成为七里河区汽车消费新体验的标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7月19日晚的兰州万达茂广场,“光耀金城·摩天启程”亮灯仪式璀璨启幕,宣告着“城市之眼”摩天轮正式点亮金城夜空。这一全省首例、西北地区罕见的楼顶架设式大型游乐设施,成功构建了一个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综合文旅消费新场景,极大地丰富了区域消费业态,提升了城市魅力。
产业升级的引擎同样在轰鸣。七里河区与甘肃汇育星辰全生命周期零碳制造园区的签约,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依托国家级百合强镇项目,该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达成共建合作,挖掘特色资源潜力,开辟现代农业发展新赛道,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
今年以来,七里河区大力盘活闲置土地资源,通过精准清理整合,为数字经济产业园、兰州AI智慧谷等大型项目提供了宝贵的承载空间。在项目引进上,该区精准聚焦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引进新能源类等工业产业项目7个、数字经济产业项目4个,为未来发展储备动能。同时,聚焦完善生活服务配套,积极推进西客站印象项目,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西北体育运动场馆IP。值得一提的是,七里河区深度探索首店经济的引流效应,利用兰州中心、万达茂、兰州老街、中天健等商业场所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该区开设首家门店。截至目前,全区拥有通过兰州市商务局认定的首店品牌共26家,显著提升了区域商业活力与消费吸引力。
业态焕新点燃消费引擎
在区域发展的版图上,七里河区正以消费为笔,描绘活力迸发的繁荣图景。
兰州中心、万达茂、兰州老街等商圈和景区内,一张张赛事票根、演唱会门票化身“消费金钥匙”。成都歌迷王梓萱凭借张韶涵演唱会门票,解锁了“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石佛沟、水墨丹霞等多个景区以及万达茂等多个商圈的专属折扣,将原计划的兰州一日游延展为深度的城市体验。这场因“票根特权”延伸的旅程,生动折射出区域消费新生态的蓬勃生机。
兰州老街夜市人头攒动,作为核心引擎,日均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带动周边商铺销售额增长45%,形成夜市引流-商圈共赢的繁荣生态圈。目前,七里河区规范化管理超6000个摊位,带动1.2万人就业,其中大学生创业者达320人,为城市注入澎湃的年轻创新活力。
锚定全省消费中心、现代商业中心、文体旅游高地目标,七里河区着力提升商贸服务业品质,培育文化创意、体育服务等新兴服务产业,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体育经济、票根经济。省博物馆“马踏飞燕”文创产品火爆出圈,兰马赛、大型演唱会强力拉动消费升级,兰州老街城市旅游文化品牌效应持续释放,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成为文化体验热门打卡地,西站商圈、马滩商圈、万奥商圈经济活力持续迸发。今年截至6月,七里河区接待旅游人数、实现旅游花费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9.48%、43.34%。
民生筑基编织温暖底色
7月21日,备受关注的彭家坪片区S207#、S208#规划道路及秀川街道T098#路正式建成通车。这三条道路的贯通,不仅打通了城市交通微循环,更如同架起了一座座坚实的桥梁,将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决心与人民群众的便捷出行、幸福生活紧密相连。
“这条路终于通了。以前送孩子上学要绕一大圈,现在新马路又宽又平,直接从家门口过,方便多了。”站在七里河区彭家坪片区刚刚通车的S207#规划路边,家住华泰景园的周女士满脸喜悦,她的感慨道出了周边众多居民的心声。
近几年,七里河区深入推进综合交通大会战,省道S104线全线贯通,南绕城高速黄峪镇出入口通车运营,建兰路人车分离、五星坪节点治堵工程如期建成,城市内联外畅立体交通格局正在形成,城市的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
同时,该区强化敦煌路、土门墩、西湖等城市街道、社区、建筑等风貌整体塑造,以绣花功夫打造经典建筑、精品街区、便民社区、精致城区。按照管网带路网、小区带片区的思路,系统实施1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截至今年7月,全区已交付4个,在建9个,妥善安置2997户5985名回迁人员。
坚持把就业、医疗、养老、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七里河区打造“金城就业360服务之家”56个,2024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2万人,输转富余劳动力1.32万人。2025年,全区持续推进8个社区嵌入式养老助餐服务设施建设。目前,13个助餐点位已覆盖辖区9个街道、12个社区,逐步构建起便捷、高效的十五分钟老年助餐服务网络。
生态塑颜铺展宜居新貌
从南部山区的中幼林抚育、退化林分修复、上水灌溉节水改造,到黄河岸边的清波绿带,再到城区街巷的口袋公园……在山水湖田林草沙一体化治理理念指引下,七里河区正以一场场逐绿行动改写大地底色,一幅生态优美、产业兴旺、百姓安乐的新图景日渐清晰。
漫步城区,绿意已融入市民日常。西津路上的“城市画廊”新栽行道树舒展枝叶,春日樱花、海棠绽放,为街道添彩;南山路沿线分车带花草相映,16处口袋公园如散落翡翠,让居民出门即享自然。
在南部山区,曾经的黄土坡已被层层绿意覆盖,森林植被覆盖率逐年攀升,新苗破土而出,野生动物踪迹增多,山林间生机盎然。今年,七里河区启动的“三北”工程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规划治理面积达1.42万亩,计划当年完成5000亩任务,涵盖南北两山的林地抚育和退化林分修复工程。
生态旅游链条也随之延伸。石佛沟景区以85%的森林覆盖率化身天然氧吧,西果园镇湖滩村等地的农家乐生意红火,游客纷至沓来品尝山野美味。“守着绿水青山,我们赚上了旅游钱。”湖滩村一位农家乐经营者分享道。
七里河区持续巩固雷坛河黑臭水体和2艘趸船治理成果,高标准完成硷沟洪道生活污水直排整改,全力守护黄河安澜。实施大金沟洪道治理、阿干矿区生态修复等工程,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新增改造绿地16.4公顷,提升重点街区、小游园绿地品质,城市见绿率不断攀升,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7.41%。
记者了解到,站在“十五五”规划的新起点,七里河区将聚焦项目“双进”行动,确保新引进项目年内落地、105个投资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25亿元;持续深耕消费沃土,重点打造消费经济,激发夜间经济、体育经济、票根经济等新业态发展;推进93个城镇老旧小区、2个城中村改造,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品质,努力把七里河区建设成为现代化中心城区,为强省会行动贡献更多的七里河力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栋楠
责任编辑:钟磊
来源: 兰州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