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春云 ,土鼓 ,以瓦为框 ,以革为两面 ,可击之。”千百年来, 中国鼓舞乐呈现出的文化精神,使事物有了节律,使精神有了传承。鼓舞结合 ,成为了激励人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就在第19届全国青少年打击乐展演期间,情景鼓乐《鼓舞百年》也作为系列演出之一在上海向明中学浦江校区上演。该作筹备于2020年,主创团队经过了半年的各地采风和打磨,首创情景鼓乐的表演形式,舞台现场无音乐伴奏、也无多媒体画面等声光电加持,全程仅通过演员现场敲击来进行演绎。整场演出共分为四个篇章,展现了鼓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场景下承载的不同意义。
作为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和上海市打击乐协会重点培育项目,《鼓舞百年》由国际(青岛)打击乐演艺中心中国鼓团的青年打击乐演奏家演绎,自2021年为纪念建党百年首演后便开启了全国巡演,走过山东青岛、河南濮阳,至今已演出34场。此次是该作的上海首秀。
![]()
跨越古今,展现鼓乐的魅力
开篇的“通天神鼓,护佑天下”中,演员们赤裸上身,有时低吼或者直接用手来敲击鼓面,用最原始的方式展现古老的祭祀祈福的盛大场面。
据史料记载,周代便已经设立专职"鼓人"来管理鼓乐,有"雷鼓鼓神祀,灵鼓鼓社祭,路鼓鼓鬼享"之说,即通过不同形制的鼓对应祭祀天、地、祖先的仪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鼓最初就被赋予震慑邪祟、召唤风雨的神力,成为祭祀中"通天神器"的象征。
![]()
第二章节的“金戈铁马,一鼓作气”则描绘了征战沙场的宏大场面。鼓乐在古代作战时是重要的信息传递载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典故就是在描述鼓点的节奏在战争中对于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
第三篇章的“鼓舞翩翩,绚丽璀璨”是全场最重磅的热闹场面,佤族木鼓、兰州太平鼓、新疆的石头和萨巴依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非遗打击乐器同时出现。演奏者们身着民族服装,在一片色彩斑斓中,不同风格的鼓乐此起彼伏,呈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欢乐景象。
![]()
国际( 青岛) 打击乐演艺中心中国鼓团团长、《鼓舞百年》总编导姜晗晗告诉记者,为了编创这一章节,主创团队前往新疆各地、兰州、西安、临沂等地采风,和当地打击乐手艺人交流学习乐器的使用方法。
“兰州太平鼓的手艺人大多都是60后、70后的农民大叔,他们忙完了农耕才会有时间聚在一起打鼓。而且由于这只是当地人口口相传的手艺,并没有任何系统的教材可以查阅,甚至连乐谱都是我们听过他们演奏之后自己记下来,重新制成五线谱演绎的。”
去新疆采风时,主创团队还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虽然当地人讲的话我们听不懂,但音乐是最好的语言。”新疆的石头和萨巴依都是十二木po卡姆音乐中重要的打击乐器。
“石头”是由四块坚硬扁平的天然石头片组成类似快板一样构造的乐器,演奏时双手各持两块,通过碰撞或摩擦发出短促清脆的节奏音效;萨巴依则是套有铁环的木棒,演奏者双手各持一根木棒的下端,通过撞击肩膀和手摇,根据惯性掌握铁环运动规律而发出声响。
每一种乐器都代表着那片土地古老的文明,丰富的音色贯穿全篇,观众可以在这一章节充分感受浓浓的民族风。
![]()
《鼓舞百年》出品人、中国音协打击乐学会常务副会长陈少伦告诉记者,第三篇章是基于“一带一路”的故事背景创作而成的,古代丝绸之路的文明互鉴也为情景鼓乐的创作提供了不少灵感,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精神内核转化为现代叙事,借由“鼓”这样的媒介,更好地传递文化精神。“希望今天的年轻人也能有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
最后一章“盛世鼓乐,鼓舞百年”则将时间线拉回到现在。从远古走来,鼓乐如今已经成为舞台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除了形态各异的鼓之外,这一乐章还加入了管钟,作为全场唯一一个有音高的打击乐器,铜制的管钟为现场带来了一抹独特的音色。
“和其他舞台上的乐器不同,我们把管钟放在舞台后面。观众只闻其声,未见其面,由它在远方敲响胜利的号角,随后全体演员齐聚台上,鼓点由慢到快,为演出画上句号。展现了人们精神富足,与音乐相伴的美好画面。”姜晗晗介绍道。
呼吁青少年传承鼓乐精神,让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首演以来,国际( 青岛) 打击乐演艺中心中国鼓团近百名青年打击乐演奏家都参与过演出。他们的年纪从18岁到22岁不等,全部为青岛打击乐学院的在校生或校友。
“很多学生们读书时就跟随我们一起演出,毕业之后尽管他们也在各地从事打击乐工作,但是只要演出需要,他们仍然会请假回来参与排练和演出。”姜晗晗说,打击乐的演出并不轻松,一场演出一个多小时下来,孩子们无一不是大汗淋漓。但对打击乐的热爱让他们始终留在台上。
![]()
《鼓乐百年》全程1小时15分钟,没有中场休息。每一章节之间乐器的换台以及演员的换装等都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快的时候,演员演奏完、将乐器推下台并换上新的乐器重新上台,这中间只用了20多秒。“舞台演出,留白的每一秒都影响着观众的感受。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丝滑地完成舞台转换,这非常考验演员们对节奏的把控,以及体力的分配。”
姜晗晗也告诉记者,对于演员们来说,敲击的技巧并不是最大的难关,“鼓舞结合”才是。和普通的乐队演奏不同,情景鼓乐的演出需要用舞蹈展现情节,演奏者在台上不仅是乐手,也是演员。“要保证每个人在演奏的同时,保持舞蹈动作的整齐划一,展现出昂扬的精气神,是很不容易的。”
![]()
《鼓舞百年》来上海的演出地点向明中学,也是第19届全国青少年打击乐展演的比赛场地。和演出同期,这一周多的时间里,这里迎来了全国各地的打击乐种子选手,在这里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
姜晗晗告诉记者,她很欣喜看到如今有这么多年轻的学子和爱好者们走进打击乐的世界。“我们在各地采风的时候,看到很多当地的非遗乐器已经濒临失传,只有上了年纪的当地人会打,年轻人的身影很少,非常可惜。”姜晗晗说,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全国比赛、展演包括聚焦传统文化的原创作品的演出,让这些非遗的乐器也走进更大范围的观众视野,把这些地方的文化瑰宝重新传承发扬起来。
“我们接下来还计划去内蒙采风,了解当地的萨满文化。还会去湘西了解当地的鼓乐发展。”姜晗晗告诉记者,希望《鼓舞百年》可以持续增加新的乐器和民族元素,走向全国更多的城市,并借由这样的形式,继续传播中国传统的打击乐文化。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