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随着中美对抗的加剧,美国通过经济制裁等手段试图孤立俄罗斯,并对中国施加压力,要求其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不过,在美国的这一警告面前,中国不仅没有妥协,反而通过宣布与俄罗斯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展示了坚定的立场。
中美俄三方的博弈,是否能够在竞争中找到共赢的出路?答案可能在接下来的行动中揭晓。
中美俄
美国的能源制裁与经济压力
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便加大了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尤其是在能源领域。
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收入是其经济的支柱。
根据统计,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每年的收入超过3000亿美元,占俄罗斯国家收入的三分之一,出口额的60%。
美国针对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制裁,旨在通过切断其资金来源来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和国际影响力。
不过,美国不仅对俄罗斯施压,还通过所谓的“次级关税”政策,将目光转向了与俄罗斯有着重要能源贸易的国家。
特朗普和普京
特朗普政府威胁,如果中国、印度等国家继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美国将对这些国家征收高额的关税。
2024年,美国通过《美国与俄罗斯石油贸易限制法案》,明确表示会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施加“次级关税”。
这一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同时逼迫中国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转而购买更多的美国能源。
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威胁尤为严峻,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达到了1.08亿吨,占其原油进口总量的近20%。
24年我国原油进口数据(部分)
中国近年来逐步减少对中东地区的依赖,转而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
可以说,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已经是中国战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美国的“次级关税”威胁,中国不仅要承担增加能源成本的风险,还可能面临能源供应链的剧烈波动。
美国显然希望通过经济手段迫使中国改变这一策略,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从而削弱中俄之间在能源上的战略互信和合作。
中俄合作
但中国显然不会轻易接受这一外部压力。
美国的这一战略虽然想通过制裁打击俄罗斯,但却也可能影响到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
特别是对中国这样的全球能源消费大国而言,短期内失去稳定的能源供应将带来巨大的风险。
中国 俄罗斯
中国的能源保障与独立决策
面对美国的制裁威胁,中国展现了坚定的立场和决心。
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国家将根据自身利益采取能源保障措施,并强烈反对外部干涉。
中国这一回应不仅是对美国威胁的直接反击,也体现了中国对能源安全和经济独立的重视。
中国在能源领域的独立决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多年战略布局的结果。
中国近年来加强了对能源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不仅在国内提升能源储备,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多样化的能源供应渠道。
原油进口
2024年,超过67%的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已经通过人民币结算。
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逐步摆脱美元结算体系,开始推动全球能源市场的去美元化进程。
人民币的国际化不仅增强了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也为中国应对可能的制裁提供了有效保障。
此外,中国并没有仅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
而是通过与阿联酋、马来西亚等中转国建立能源合作,避免将所有能源进口集中于一个国家。
中国 阿联酋
2025年上半年,中国的中转贸易量同比增长了40%,这意味着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已经逐步建立起更加稳固的供应链。
这让中国规避了过度依赖单一国家的风险。
这一策略不仅能够确保中国在应对全球能源供应危机时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也使得美国的制裁手段变得更加无效。
2025年,中国的原油储备已达到5.3亿桶,足够应对150天的进口缺口。
这一储备量充分保障了中国在遭遇外部供应中断时,能够快速应对能源危机。
原油储备
对于任何一个大国来说,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长期性至关重要。
中国的储备能力不仅体现了其能源安全的战略决策,也让美国在施加压力时面临更大的挑战。
这一系列能源保障措施表明,中国始终坚持自主决策,不会在外部压力面前妥协。
即使面临来自美国的制裁威胁,中国依然能够确保其能源供应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这一立场不仅坚定了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地位,也使得美国的制裁政策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中美对抗
中俄军事合作与战略互信
除了在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中俄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也在逐步深化。
近年来,随着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加大军事压力,中俄两国在军事上加强了协调与合作。
尤其是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俄的军事合作愈发紧密。
2025年8月,中俄宣布将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海上联合-2025”军事演习。
演习的主题为“联合维护战略通道安全”,目的是提高两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合作水平,提升应对地区安全威胁的能力。
中俄联合军演
演习将首次延伸至太平洋中部,并包括联合巡航等多个环节,强化了两国在这一重要海域的军事存在。
此次军演的演习区域覆盖了从日本海到夏威夷群岛的广阔海域,与美国印太司令部的核心防区重叠。
这一举措表明,中俄在面对美国的军事压力时,选择通过军事合作来维护地区的战略稳定,展示出两国在全球安全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
通过这一演习,中俄不仅加强了军事互信,也显示了两国共同应对西太平洋安全威胁的决心。
此外,演习后的联合巡航活动也进一步表明,中俄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布局正愈加紧密。
中俄联合军演
美国虽然在该地区维持着强大的军事存在,但中俄的联合行动展示了两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影响力。
尤其是在亚太地区的安全问题上,中俄的合作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俄军事合作不仅仅体现在演习和巡航上,还包括技术交流、武器装备的联合研发等多个领域。
两国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合作项目,加强了在全球安全事务中的互信与合作。
这种合作模式,使得美国在面对中俄两国时,无法简单地通过制裁和威胁来切断两国之间的联系。
反而,全球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的博弈,使得中俄合作愈加紧密,两国在全球战略格局中的位置也变得更加稳固。
中俄联合军演
结语
从美国的经济制裁威胁到中国的坚决回应,再到中俄军事合作的深化,中美俄三方的博弈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全球日益复杂的安全形势下,各国应本着相互尊重、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合作与对话,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和安全的稳定发展。
只有通过合作与协调,全球才能够实现真正的长期和平与繁荣。
信息来源:中俄两军将举行“海上联合-2025”联合演习、第6次海上联合巡航
国防部网 2025-07-30
信源截图
信息来源:美国财政部长竟威胁:中国买伊朗和俄罗斯石油,得谈谈
观察者网 2025-07-22
信源截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