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再次划重点!公职人员搞副业≠随便搞钱,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近日,四川遂宁船山区某单位公职人员孙先生,
近几日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送外卖,
事件冲上热搜,引发了媒体热议。
大家都在纷纷讨论:
公职人员,不是不能做"副业"的吗?
![]()
有记者采访后才得知,
原来,就在7月10日,
孙先生所在单位下发了:
“事业人员可从事副业相关通知”,
所以孙先生马上报备后
就搞起了送外卖的副业。
很多网友们对此都是点赞支持!
![]()
事实上,近日,“湘伴”“网信重庆”等官方媒体集中推送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禁止干这些副业》一文,传递出了公职人员可以兼职的清晰政策信号。
但并不是所有的副业都是允许做的。目前只公开了六大类:
![]()
以前公职人员搞副业就像 “地下党”,
生怕被通报处分。
现在不一样了!
但要注意,这并不是鼓励大家 “下海捞金”,而是要把专业能力堂堂正正转化为社会价值。
这些案例都在传递一个信号:合规副业最重要的,是能力反哺社会。
合法合规地开展“第二职业”,既能增加收入来源,又能提升个人能力。
对医生而言,
唯一合法合规的副业,
就是多点执业。
毕竟,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多一项技能就多一份底气,多一份收入,就多一条出路,多一份安心。
![]()
- 不影响本职工作。毕竟,公职人员的职责是服务人民,不能因为副业而耽误了正事。
- 不利用职务便利。这是底线,也是红线,绝对不能触碰。
- 收入公开透明。只有公开透明,才能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确保副业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重庆这次给公职人员松绑副业,本质是鼓励大家把专业能力转化为社会价值。与其纠结 “能不能做”,不如思考 “如何做好”。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
报备是前提,合规是底线,能力是底气。
在制度框架内善用自身价值,
才是新时代公职人员的理性选择。
顺应时代,
你准备好开启自己的 “副业人生” 了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