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戴布维格1955年出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盖恩斯维尔,从小就对数学物理有兴趣,1976年在印第安纳大学拿了数学和物理双学位,之后直奔耶鲁大学深造经济学,1979年博士毕业。
他的职业路子起步于耶鲁和普林斯顿,起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扎根,当金融教授。研究焦点是资产定价、银行体系和公司治理。
最出彩的是1983年和道格拉斯·戴蒙德合写的论文,搞了个银行挤兑模型,解释银行怎么提供流动性但又容易被谣言击垮,还建议用存款保险来稳住阵脚,这个模型后来成了全球银行监管的基石。
![]()
戴布维格和中国结缘是从2008年开始,那时他被西南财经大学聘为金融学教授,2010年升任金融研究院院长,一直干到2021年。
这十来年,他不是那种挂名教授,而是实打实参与工作,带夏季研究项目,帮中国学生接触国际金融前沿,还拿过长江学者和四川省金顶奖。
他老婆是中国人,这让他对中国多了一份亲近。西南财大那边,本来指望这类外籍人才提升学校档次,尤其在双一流建设中加分。
![]()
但2021年,西南财大推行末位淘汰制,考核包括科研输出、在校时间等指标。疫情期间,戴布维格滞留美国,回不了成都,好几个月没法正常履职。
线上补救试了,但学校规矩严,他的分数没达标。结果就是不续聘,他只好打包走人,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继续老本行。
网上小道消息说他被解聘是因为双一流考核不过关,虽说没官方公告,但从他官网简历和学校网页上看,合作就这么断了。
![]()
谁知刚走一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诺贝尔经济学奖名单,戴布维格和戴蒙德、伯南克三人共享,表彰他们在银行与金融危机领域的贡献。
消息一出,中国网上炸锅了。西南财大的学生和校友在论坛吐槽,学校这下亏大发,本来能有个诺奖教授坐镇,提升知名度和招生吸引力。
现在学校官网搜不到任何祝贺他的痕迹,宣传材料里也没提这茬。业内人士议论,这算战略失误,错过金字招牌。
![]()
戴布维格获奖后,本该是高光时刻,但年底就出事儿了。几名中国女学生站出来,指控他性骚扰,包括发暧昧信息和不当礼物。总共七人左右,华盛顿大学启动调查,他被临时停职。
律师否认,说是职业竞争,但学校访谈证人,他配合提供材料。2023年夏天,调查结束,他复职,继续教书。学生抗议过两次,要求开除,但没成。
戴布维格专注学术,发表论文,出席会议,还活跃在金融圈。
![]()
西南财大失去戴布维格后,研究院照旧运转,招聘新教授,加强师资。但影响力打了折,招生时少了诺奖标签,业内地位没那么亮眼。
这事儿让人琢磨,高校考核本是为质量把关,但有时卡住真正有潜力的家伙。戴布维格的模型影响全球金融稳定,却在关键节点被政策绊倒。
教育界总说要国际视野,可现实中,疫情和官僚机制让人才溜走。西南财大本能借诺奖东风,变成国际知名院校,现在只能往前看。
![]()
参考资料
迪布维格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中国大学距诺奖最近的一次 ——澎湃新闻
诺奖得主因涉嫌性骚扰中国留学生被调查,此前被西南财经大学解聘 ——济南时报
港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迪布维格涉性骚扰被调查 ——参考消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