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侦察任务变‘躲猫猫’:两军偶遇,俄兵先跑
最近,一段来自俄罗斯士兵随身摄像头的“第一视角大片”火了。内容嘛,就是一名俄军在康斯坦丁诺夫卡方向执行侦察任务时,意外和乌克兰侦察小队撞个正着——然后撒腿就跑,速度之快连旁边的子弹都没来得及喊声“等我”。
画面堪比《使命召唤》第一人称:呼吸声、脚步声、心跳声,还有“妈呀快跑”的精神力场全开。
不少网友调侃:“这不是撤退,这是用生命在表演‘闪现术’。”
其实,这种“贴脸见面”的桥段,俄乌战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甚至可以出一本《那些年我们贴脸互砍的日子》。
比如——
顿涅茨克那次,乌军和俄军在废墟里用短刀、石块互殴,堪称“文明世界的冷兵器返祖现场”;
特鲁多夫村那次,俄军冲房子,乌军冲出来,结果俩人一起在厨房打出一集《拳霸前传》;
巴赫穆特直接把“23次贴脸”写进了战报,仿佛战场也流行打卡任务:“今日已拥抱敌人”。
这些场面让人分不清到底是在打仗,还是在录《荒野求生:东欧战区篇》。
说到底,这些“短兵相接”的尴尬场面,本质还是因为战线太乱、前线太挤,甚至连无人机都忙不过来,两军士兵只能“当面沟通”——只不过这沟通,不靠语言,全靠武器。
我们当然能调侃这些画面,也能笑出声来,
但笑声背后,是残酷的现实:
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太久,久到双方士兵都能在同一间屋子里互掐个你死我活,久到现代战争硬是被打回“看谁先掏刀”。
讽刺的是,普京坐在克里姆林宫喝咖啡,士兵却在前线演“原始人对决”。谁才是这场战争真正的受害者,答案还用说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