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们,地里虫子打不死、反复冒头是不是特闹心?刚喷完药没几天,叶子又被啃出窟窿,到底咋回事?
![]()
问题出在“杀虫没杀卵”!
老药大多只灭成虫,叶背、嫩梢的虫卵毫发无损,过几天就孵出新虫祸害人。
去年打三次药今年得打四次,钱没少花力没少出,虫却越来越难治。为啥?虫子对菊酯、有机磷类老药早有抗药性,得换新思路!
![]()
给大伙掏个“压箱底”配方:虫螨腈搭配氯虫苯甲酰胺。这俩药联手,成虫、幼虫、虫卵能“一锅端”,打一遍顶三遍!虫螨腈就像快刀斩乱麻,虫子一沾药神经就“罢工”,半小时不动弹,两小时就死透,专克菜青虫、夜蛾这些“肉虫”。
氯虫苯甲酰胺更绝,能杀卵断后路,虫子吃了带药的叶子,下的卵孵不出来,刚孵的小虫也活不过三天。这等于直接“掐断”虫灾源头,下一代虫子能少九成!这套组合有四大好处,种地的老乡都能用上。
杀虫范围广,番茄、辣椒、玉米、果树,叶菜、果菜、大田作物全能治,小菜蛾、草地贪夜蛾、蚜虫、蓟马等常见虫全在“射程”内。持效期长达20多天,打一次顶三次,省药又省工,地里活多的老乡能少跑两趟田,腾出时间多侍弄两亩地。
![]()
还专治“老油条”虫,作用方式新,老虫、抗性虫一喷就老实,再也不怕虫子对老药有抗药性。而且对蜜蜂、瓢虫这些“益虫”毒性低,打药时避开蜂群就行,药干15分钟后下雨也不影响药效,省心又安全。老把式总结了经验,这么用效果能翻番!
抓准时机是关键,虫子刚孵化成小肉虫,或者叶背有虫卵时就喷药,这时候虫小、卵嫩,药能“连窝端”,看到新虫眼、虫粪赶紧行动。打药一定要“透”,喷头调细雾,叶子正反面、嫩梢、花蕾全喷湿,虫最爱藏在叶背,喷不到等于“留窝”,过两天虫又会冒出来。别“死磕”一个药,两茬换着打,配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别总用虫螨脲这类“同类药”,防止虫子产生抗药性。
我个人觉得,种地就得讲究“斩草除根”,治虫也一样,光灭成虫不管虫卵,就像割韭菜没挖根,迟早还得长出来。
![]()
这套配方能成虫幼虫“清场”,虫卵“闷死”,打一遍管20天,省下的药钱和人工,够买袋好化肥了,多划算!当然,不同地块虫子情况可能不一样,有的老乡可能有更实用的土办法,比如看云识天气判断打药时机,或者用草木灰辅助防虫,这些经验都值得借鉴,咱结合科学方法,治虫能更顺手。
现在正是虫害高发期,地里虫子反复发生的老乡,不妨试试这个配方,看看是不是真能少打药、多省心。你家地里虫子难治吗?
用过啥好办法?评论区咱好好聊聊!
关注我们,学更多杀虫绝招,让每茬庄稼都少遭虫灾!记住,治虫要趁早,杀卵更重要,科学用药才是增收的好门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