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分撬动大未来,一场由教育部“双千计划”引领的技能革命正在燕赵大地蓬勃展开。在教育部部署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的背景下,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以“技能立校”为核心,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升级需求,用微专业搭建起技能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立交桥,成为全国首批落地该战略的高职院校之一,助力中国技能型社会蓝图加速照进现实。
一场照亮前程的飞行实训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双千计划”,学院信息系精准落子低空经济领域,对标低空经济产业地图,将原本分散在多个专业的无人机技术课程重构为“小学分、高聚焦”的微专业体系,课程直接对接国家地质大队二队自然资源监管真实项目,涵盖无人机飞行、无人机航拍、智能巡检、数据标注等无人机应用技能模块,让学生用最短时间掌握企业即时需要的“硬本领”。22级11名学生组成的“尖兵班”,已顺利通过高密度实战训练,快速成长为服务京津冀低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关键力量。
学员柴悦航操控的大疆司空2无人机在矿山盗采、城市违建场景中发现异常,拍摄录像、标记坐标、编写文档上报,并将视频实时回传至监管平台。“一听说学校开无人机微专业了!我激动得不行,第一时间就报了名。以前的专业只学一点无人机理论总觉得不过瘾,现在可太爽了——每天从早9点到晚6点,都能进行真机实操和项目飞行!更棒的是,晚上还能继续练,操控红外热成像和夜视设备搞拍摄!这才是我想学的无人机课程!”他的成长轨迹正是微专业建设的缩影。
“卖货郎IP”诞生记
滦南县姚王庄镇张麻湾村绿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的仓库里,经济与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刘晓蕊对着镜头举起一柄手工鸡毛掸子:“家人们,这把非遗掸子用了218根纯正公鸡毛,掸尘一绝!”她的直播片段已成为微专业实战教学的标志性场景。此次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与深度再造的课程体系,是由镇政府牵头,联合合作社梳理出“非遗产品价值挖掘不深”和“绿色农产品上行不畅”两大痛点,并提供鸡毛掸子、有机黄瓜等20余种真实产品作为实训载体,校企共建覆盖“产品开发-短视频创作-直播运营-物流管理”的全链条实战课程,学生真操实练分组运营“卖货郎”抖音号。
项目负责老师看着学生设计的“蔬菜盲盒”说:“过去营销是纸上谈兵,现在连包装都得亲手做!”这种将产业链精准转化为教学链的模式,既响应了教育部强化职业能力的要求,也是学院“田间变课堂”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有效打通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