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见过真正的成功者是什么样子吗?
在《福布斯》的一次专访中,一位连续创业者被问到成功的秘诀。他没有谈人脉、运气或天赋,只是平静地说:"我每天早上醒来,只问自己一个问题——今天要完成什么?晚上睡前再问一次——我完成了吗?"
二十年来,他保持着这个习惯。从地下室创业到市值百亿,他的人生就像精确的导航仪,每一个里程碑都清晰可见。
成功没有模糊地带。要么达成目标,要么没有。
![]()
02
世界激励大师博恩·崔西曾做过一个著名实验:
他让两组销售人员推销同一款产品。第一组只被告知"尽力而为";第二组则收到明确指令:"每天必须完成30个有效电话,5次当面拜访。"
三个月后,第二组的业绩是第一组的17倍。
这个实验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没有具体目标,"努力"只是华丽的原地踏步。
就像马拉松选手不会说"我尽量跑快些",而是盯着42.195公里的终点。那些看似励志的"过程比结果重要",往往是失败者温柔的自我安慰。
![]()
03
网友@逆袭的程序员分享过他的转型经历。
五年前他还是月薪5000的码农,偶然听了一场崔西的演讲,当场在笔记本写下:"三年内成为技术总监,年薪50万。"
他把目标拆解到可怕的程度:
- 每周必须读完2本专业书籍
- 每天下班后编码练习3小时
- 每月主动争取1次跨部门协作
同事嘲笑他"太功利",直到第三年零四个月,他收到猎头电话:某互联网公司技术总监,年薪55万。
目标就像GPS坐标。当你清晰报出目的地,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
04
观察那些"永远差一点"的人,会发现他们都有三个幻觉:
- 用忙碌代替结果——"我每天工作12小时"(但业绩始终垫底)
- 用苦劳兑换功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市场从不认这个账)
- 用偶然伪装必然——"这次运气不好"(但运气从不光顾无目标者)
对比真正目标导向者的行为模式:
- 销售冠军不谈"客户难缠",只说"本月还差3单达标"
- 健身达人不说"尽量减肥",而是"体脂率必须降到15%"
- 写作高手不想"写出爆文",而是"每天输出2000字,半年完成书稿"
成功者的字典里只有两个时态:已完成,进行中。
![]()
05
如何实践博恩·崔西的目标法则?
1. 用SMART原则武装目标
- Specific(具体):不是"多赚钱",而是"年薪增加30%"
- Measurable(可衡量):不是"提升技能",而是"考取PMP认证"
- Achievable(可实现):不是"当世界首富",而是"先赚第一个100万"
- Relevant(相关性):不是盲目跟风,而是匹配人生主线
- Time-bound(时限):给每个目标装上倒计时器
2. 实施"目标三问"日常管理
- 晨问:今天必须攻下的关键任务是什么?
- 午查:现有进度是否偏离靶心?
- 晚结:今日目标是否100%达成?
3. 建立"目标优先"的屏蔽系统
- 对消耗性社交说"不"
- 给娱乐活动设置"目标兑换券"(完成X目标才能享受Y娱乐)
- 定期做"目标断舍离"(删除与主目标无关的事项)
![]()
06
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墓志铭上刻着一句话:"这里长眠着一位善于让比自己聪明的人为他工作的人。"
但少有人知道后半句故事:他年轻时就在日记本写过"35岁前成为美国最大钢铁商",并为此放弃了所有不相关的投资机会。
历史只会记载达标时刻的辉煌,从不会记录过程中的犹豫彷徨。
所以,从今天开始——
- 把"想要"变成"必须"
- 把"梦想"拆解为"数据"
- 把"努力"升级为"交付"
记住博恩·崔西的宣言:"成功是目标达成后的自然结果,除此之外,一切言论都是注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