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末附推荐清单*
德化,隶属于泉州市,这座坐落于福建省中部、戴云山脉腹地的山城,不仅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更因千年传承的瓷文化而享誉世界。

藏在新晋网红泉州的光环之下,德化显得有些低调。
在未被过度商业开发的裹挟之下,这座镶嵌在群山环抱中、古老又朴素的小县城,将最纯粹的闽南文化基因完整保存。
![]()
随着“小城旅游”的火爆,越来越多朋友纷纷挤入德化这座小城。
台风雨暂歇的缝隙里,阳光终于跌进德化。
![]()
我们也决定避开网红打卡,只跟随阿嬷阿公的买菜篮拐进巷弄,在炎炎夏季,沉浸式走进德化的新与旧。
△戳视频一起沉浸式云游德化!
![]()
在闽南,人们见面打招呼常常习惯问一句——“汝呷未”。
*闽南人译:你吃了吗?
![]()
△乌鸡汤的标配:排骨饭
德化人根据日常中吃喝行旅等种种细节,形塑出了有滋有味的德化生活学:
一片片红砖骑楼的市井,一天8顿吃不够的古早小吃,几乎人人一把人字拖,江边随便支棱起茶摊一喝喝到凌晨一两点。

德化的饮食习惯称不上精致,只是随性、内敛,甚至有点野生。
01 |过饥草汤
老城区的小店里,灶台上的大铁锅咕嘟冒着热气。
德化的早晨,是被草药香唤醒的。

过饥草汤是一道极具特色的药膳名小吃,混着排骨或鸭肉炖煮,汤色清亮,入口微苦回甘。
![]()
会吃的德化本地人还会加上小肠,大骨肉、小肠的香味混合在一起清香可口,氤氲萦绕鼻尖,却并不让人生厌,是一种道不明的甘甜。
02 |苦菜汤
德化有句以苦菜为生的谚语:“冷天无衣裳,热天一身光。吃的苦菜饭,喝的苦菜汤。”
![]()
因为风味独特,不少朋友都表示喝不来。
但其具有清凉降火、消炎解毒的功效,因此也被称为“德化民间第一汤”。

苦菜汤里加大肠,是德化美食届的“黄金搭档”。
二者各有独特的风味,却谁也不会抢了谁的风头,意外的十分融合!
![]()
就着汤,一定要配一份葱油拌面,油润喷香。
阿婆们总念叨:“呷饱了,才有力气拉胚烧瓷啊!”
![]()
03 |德化“三黑”
“德化三黑”,是当地人宴请客人,养生滋补的特色菜系。
所谓“德化三黑”指的是,精选自戴云山脉散养的黑鸡、家养吃草的黑兔、常年放养于戴云山脉最高海拔处的黑羊。
![]()
△黑鸡
![]()
△黑羊
![]()
△黑兔
德化黑鸡是闽南地区特有的优质禽种,肉质紧实却毫不柴涩。
当地人最爱用它炖汤,搭配枸杞、当归,汤色清亮却滋味醇厚,一口下去,暖胃更暖心。

*推荐吃法:药膳黑鸡汤、茶油焖黑鸡
比起普通兔肉,德化黑兔的肌肉纤维更细腻,脂肪含量极低,却保留了十足的嚼劲。
本地做法偏爱重口味:用老卤慢炖,佐以德化红酒糟或辣椒,咸香中透着一丝回甘。
![]()
*推荐吃法: 红酒糟黑兔、干锅黑兔、熟地焖黑兔
德化人烹羊讲究“原汁原味”——清水锅底涮羊肉,蘸一点酱油蒜末,就能激发出纯粹的奶香;或是用当归、生姜红烧,胶质黏唇,秋冬进补绝配!

*推荐吃法: 羊肉火锅、红焖黑羊
04 |红菇拌面线
在德化,无论是老人祝寿、孩子过生日,还是各种喜庆宴席,红菇拌面线都是一道很受欢迎的吉祥菜肴。
![]()
沥干的面线倒入红菇汤中搅拌均匀,炖汤后汤色转粉,自带一股清甜的独特香气。汤鲜醇浓郁,面线入口滑嫩,热乎乎喝上一碗,补血养气,风味独特。

红菇是“德化三红”的一味
(即红菇、红酒、红米)。当地人视它为“月子宝”,还常与土鸡、排骨同炖,鲜味层次瞬间拉满。
![]()
05 |赤水煎粿
在闽南,万物皆有粿。
赤水煎粿是德化最出名的传统小吃之一,蒸好的米浆粿,放凉之后,切成方块,放入油锅内油炸。炸好的米浆粿,外表香脆,蘸取酱料一起吃,超级好吃!
![]()
在油煎过程中,香味四溢,可根据喜欢的口味蘸辣椒酱、醋、酱油等食用。
价格也非常实惠,2元一块。
*炸粿一定要趁热吃,凉了之后表皮就不酥脆了!

△老板说加点永安黄椒更好吃
还有十分有当地特色的鼠麯龟,其貌不扬的墨绿色外皮吃起来糯叽叽的,里头还藏着甜甜绵绵的芋泥,有着独特的清香风味。
(据说还承载着吉祥的寓意)
![]()
这里的饮食,既带着闽南人的热络,又裹着小县城的质朴。

△牛肉羹也很不错
没有米其林的精致摆盘,却有柴火灶里蹦出的镬气;没有网红店的排队打卡,却有好食的老字号、各有方式的独立小店,在转角野蛮生长。
![]()
△这碗鸭汤的含金量,闽南小孩都懂吧?
![]()
这座有着千年记忆的古老小城,在美食界有独特的“三黑”,在瓷器界,却有享誉世界的“中国白”。
BLANC DE CHINE——“中国白”的原文,便源自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瓷的赞誉。
![]()
十年前,德化更是经世界手工艺理事会(WCC)认定,成为“世界陶瓷之都”。
然而,这份对陶瓷的情怀与技艺的传承,其实是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启的原始印记,历经千年光阴流转,终于融为德化瓷艺人骨子里的一份坚持。
![]()
就连去小店吃个饭,也有可能偶然邂逅“窑业始祖”古窑址。
![]()
△陶瓷业“圣地”:屈斗宫祖龙宫窑址
纵然现代化的当下,电炉早已普及。但在德化,有许多老窑依然“固执”地采用古法柴烧。
![]()
![]()
![]()
407岁的月记窑便是如此——就在热浪滚滚的7月底,它刚刚出炉了今年的第6窑瓷器。
![]()
每一孔窑洞、每一根柴火,都需要每一位匠人的精心照料,方能完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泥与火的对话”。
这种不确定性更高、成品率更低的做法,让这座老龙窑一个月只能烧出一批瓷器,看似投入产出比不尽如人意,却让每一个瓷器都有了独立的、鲜活的生命。
![]()
踏进三伏天的龙窑,似乎依然能感受到柴火燃烧的余温。
人们淌着汗,从窑里进进出出地小心搬着一摞摞瓷器。
手绘的釉彩经过高温淬炼,永恒地留在了或粗犷、或温润的瓷器上,令人心神往之。
![]()
德化白瓷,在国内也许曾经不如景德镇陶瓷那般名震四海,千百年来却一直实打实地名扬海外。
宋元时的“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让德化的瓷器成为经由“海丝之路”的起点——泉州出口到世界的主要货品之一。
![]()
如今,从北京奥运会的冰墩墩,到迪士尼IP,从传统的观音像、佛像,到新奇的网红潮流款,你想要的,德化都能给。
![]()
![]()
![]()
这座看似不起眼的闽南小城,不仅滋养出了温润如玉的陶瓷,更有犹如鬼斧神工般的制瓷技艺。

明代便有“瓷圣”何朝宗,21世纪则有连德理等诸多大师“百家争鸣”。
譬如这尊火出圈的玉漱公主,如若不说,安能分辨是白纱还是白瓷?
![]()
![]()
德化白瓷,真的被低估了。
![]()
△上了釉彩的瓷更加栩栩如生
许多懂行的人,甚至会特地来德化挑选心仪的瓷器。
德化的瓷器从瓷土的选择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再经过高温烧制,釉色纯净、透光度极高,成品更可谓是温润如玉。
![]()
△金砖国宴瓷器
偌大的中国茶具城,集合了许多中高端的茶具瓷器,更适合送礼。
真要精细地逛下来,三天都不够用。
![]()
![]()
不过对于追求不高的自用款,也有不少平价的选择。
社交媒体上很火的陶瓷仓库便是不错的去处。五星级酒店同款二级品,微瑕,却也可能藏着宝。
![]()
按尺寸大小计算价格,一个小杯子的单价基本只要个位数。
家里
需要
餐具
朋友们
有福了

另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艺术馆等,也都有可能遇见你心仪的瓷器。
![]()
![]()
德化,像是一座袖珍的、充满生命力的闽南风情博物馆。
找个好时间,来德化逛逛吧,记得去钻那些不起眼的巷弄,拂历史留下的斑驳却迷人的滤镜,听平常人家锅碗瓢盆碰撞的声响,瞥见小电视机里持续跳跃的彩色图像……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