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折抛售香港老宅的余波未平,一场横跨大洋的资本腾挪又让92岁的“超人”站上风口浪尖。
长和集团一纸公告震动全球资本市场:价值228亿美元的巴拿马运河港口交易突生变局,原定出售给美资贝莱德财团的方案紧急刹车,转而邀请中国内地战略投资者入局。这份公告被外界解读为李嘉诚家族的“低头认错”——四个月前,该交易因试图绕过中国监管审查而遭遇强烈反弹。
当巴拿马运河的博弈还在继续,李氏家族旗下长江实业突然在大湾区甩卖400套房源。惠州泷珀花园51平方米的精装房仅售44.3万元,单价跌破9000元。这个价格,还不够支付香港同面积住宅的首付。
港口棋局急转弯:从“瞒天过海”到低头认错
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的起重机昼夜不停,吊装的不只是集装箱,更是全球贸易的命脉。今年3月,长和集团秘密与贝莱德财团达成协议,准备将包含巴拿马运河关键港口在内的全球43个港口资产打包出售。这场价值228亿美元的交易瞬间点燃火药桶。
中国监管机构迅速亮出红牌。巴拿马运河承担着中国21%的远洋贸易量,若港口落入美资掌控,中国商船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紧急启动审查,4月27日明令禁止规避审查。
博弈持续四个月后,长和集团在7月28日发布公告:邀请中国内地主要战略投资者加入收购财团。多方消息证实,央企中远海运集团即将入局,要求持股超30%并拥有对巴拿马港口的否决权。
这场急转弯背后,是李嘉诚家族在国家安全红线前的清醒认知。
骨折价甩卖:400套房源与港人的“千尺豪宅梦”
当巴拿马港口交易还在重新洗牌,长江实业突然在大湾区祭出“清仓大甩卖”。惠州、中山、广州、东莞四个项目共400套房源集中推向香港买家,最低总价仅40万元。
惠州泷珀花园51.34平方米的精装房,挂牌价44.3万元,单价8632元/平方米。而在香港,新房均价高达19.6万元/平方米。一套大湾区小户型的全款,仅相当于香港同面积住宅的首付。
“很多香港客户包车来看房”,惠州中介刘欣指着楼巴时刻表说。项目专门开通了往返深圳口岸的免费巴士,香港退休老人和年轻上班族挤满售楼处。对他们而言,大湾区正成为实现“千尺豪宅”(约90平方米)梦想的最后乌托邦。
港人北上潮:当“深圳花”成为生存智慧
深圳罗湖人民南片区的房产中介最近学会了一句粤语俗语:“香港赚钱深圳花,一份薪水养两家”。该片区近50%的购房者来自香港,他们用脚投票选择逃离香港的生存高压。
2023年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中,香港高居榜首。一份白灼菜心70港币、的士起步价29港币的生活,对比深圳68元唱3小时的KTV和300元封顶的高端美甲,性价比高低立现。
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的数据揭示趋势规模:截至2025年6月末,港澳居民在广东购房跨境支付金额达30.8亿元,累计完成3341笔交易。“跨境居住-就业正在成为新常态”,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李宇嘉指出,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彻底改变了港人生活方式。
资本大转移:李嘉诚的“守江山”逻辑
深水湾道79号风水老宅以50亿港元易主,巴拿马港口交易被迫重构,大湾区房产骨折甩卖——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串联起李嘉诚家族十年资产转移的完整逻辑链。
自2013年起,李氏家族开启“卖卖卖”模式:抛售广州西城都荟广场、上海东方汇金中心、香港中环中心等核心资产。同步进行的是对欧洲基建的疯狂收购:英国电网、奥地利电信、葡萄牙风电、德国能源……到2016年,长和系59%利润来自欧洲,其中英国独占36%。
“打江山要狠,守江山要稳”,89岁时的李嘉诚曾这样解释资产置换逻辑。当内地房企沉迷于高杠杆扩张时,他选择将资金投向供水、电力、天然气等永续现金流行业。长子李泽钜接班后更直言:“除了长江中心与和记大厦,没有非卖品”。
东莞海逸豪庭别墅区的棕榈树在咸湿海风中摇曳。这片1999年由和记黄埔拿下的土地,如今正以腰斩价寻找新主人。深圳口岸每日穿梭的港人看房大巴上,退休教师陈伯攥着惠州房产广告喃喃自语:“奋斗四十年换不到香港一个厕所,这里却能养老”。
巴拿马运河的货轮鸣笛声穿越太平洋,与大湾区售楼处的计价器按键音形成奇妙的二重奏。当资本巨鳄的全球棋局遭遇国家利益红线,所谓“纯粹商人”的面纱终被扯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