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为响应国家推动全面健身、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的号召,在青山区红卫路街道三弓路社区托管班,华中农业大学志愿者彭彧、马莲根为小朋友们带来了快乐排球课。
![]()
彭彧在讲课
“关节动态活动——预备起!”马莲根老师带领着示范热身。孩子们在座位区模仿,颈部环绕、肩部旋转、手腕脚踝环绕、膝关节屈伸。八岁的学生远远边做边喊:“我的手臂变成螺旋桨啦!”当视频播放标准的扣球动作时,所有孩子不约而同踮起脚尖模仿腾空姿势,仿佛脚下是真正的赛场。
“猜猜排球有几块皮?”彭彧托起训练球,走在课桌之间向孩子们展示,孩子们纷纷伸手触摸拼接纹路。介绍场地规则时,他用PPT和视频展示排球赛场并介绍相应人员位置与规则。听到“每队最多触球三次”的规则,学生乐乐立刻举手:“那我要当二传手!”“我要当自由人!”“我要当主攻手!”其他小朋友们也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心仪的位置。
“数字1!”马莲根突然报数,孩子们立刻把球抱在胸前传递;“数字3!”又迅速转身背后传球。游戏高潮出现在“混合指令”时刻:“1-2-3!”彩色排球在孩子们手中变换着轨迹飞舞。八岁的学生浩浩单手顶球时失去平衡,被两旁伙伴及时扶住,三人笑作一团。彭彧给孩子们设立的目标是35秒内传球一个来回,经过四次失败,孩子们还是锲而不舍地喊道:“再来一次!”,第五次时,孩子们也愈发熟练,当听到马莲根喊出30秒时,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拥抱在一起,“这就是排球的真谛,”彭彧指着相拥的孩子们,“球可以不落地,人永远不孤单。”
![]()
孩子们在传球
武汉科技大学志愿者吴孟阳表示:“传球游戏里那些扶住同伴的小手,比学会任何技术动作都珍贵。”据悉,这堂趣味排球课通过团队传球游戏培养协作意识,在规则学习中建立集体观念;借基础动作练习提升身体协调性,在保护同伴中懂得责任担当。
编辑:李欣阳 吴孟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