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
走进石潭镇南安村
桑田绿浪翻涌
蚕室内幼蚕沙沙作响
这个曾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小村庄,如今依托桑蚕产业走出一条特色致富路,以“一片叶”养“一条虫”,编织乡村振兴的“新丝路”。
走进桑树种植地,只见枝头桑叶嫩绿饱满,种植户黎赞亨手持镰刀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鲜叶,不一会儿,田边就堆满了他今天需要的桑叶,“我是从2022年开始种桑养蚕的,今年种植了20亩左右的桑树,主要是用来喂蚕。”
据悉,南安村桑树种植以“生态化、标准化”为核心,采用科学管理技术提升产量与质量。黎赞亨介绍,桑树种植过程中注重疏芽、整株、剪梢等关键环节,通过精细化管理措施使桑叶年产量稳定,为养蚕产业提供了优质饲料保障。
亨叔告诉记者,桑叶的品质关乎蚕的质量,割桑是一项风雨无阻的工作。“因为一天要喂蚕两到三次,甚至四次,早上6点左右割桑最合适,这时候比较阴凉;要是太阳大了,桑叶会被晒皱,湿度和干爽度不合适,蚕宝宝就不爱吃了。”
在养蚕基地里,亨叔将新鲜采摘的桑叶均匀铺撒在一排排整齐的蚕架上,为蚕宝宝们提供新鲜的食物。亨叔一边喂蚕一边说,今年的蚕茧价格平均在22元每斤,“今年以来,养了五六批的蚕,一批大概能产两百多斤蚕茧。一般从四月份开始养,养到十月份左右,总共可以养十一二批。”
据了解,南安村现有18户养蚕专业户,桑树种植面积约500亩,蚕茧年产量超10万斤,产值可达220万元,形成了“种养一体化”产业链。
蚕桑产业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短平快”项目,实现了“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获益”的高效回报。村委会工作人员表示,将会持续以蚕农需求为导向,推动技术升级与产业链完善,让蚕桑产业成为村民稳定的致富产业。
记者:王顺裕 邓芷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学院“粤见清新”实践团队:胡思婷 胡艺津
编辑:邓芷瑜
文章来源:清新新闻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