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是闰六月初六。
![]()
老辈人管这叫“双六碰头”。
听着“六六大顺”,可不少长辈直犯愁。为啥?老话讲“闰六月怕初六,双六重合不吉利”。
闰月是“多出来的虚月”,俩“六”凑一块,老祖宗怕“过犹不及”。巧的是,这天还撞上中伏。伏天本就湿热,三重讲究叠一块,规矩格外多。
![]()
防蚊虫得紧着点!农谚说“六月初六钢嘴,七月十五蹬腿”。这时候的蚊子嘴像钢针,叮一口红肿好几天。
晚上乘凉别图凉快,长袖长裤+驱蚊水,保准少遭罪。
吃啥也有讲究。
![]()
北方“头伏饺子二伏面”,中伏吃凉面最应景。面条顺溜,图个“诸事顺遂”;好消化,暑天吃着舒服。南方爱煮“三草茶”——蒲公英、车前草、马齿苋,专克湿毒。
出嫁闺女得送“闰月鞋”。民谣唱“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
鞋面带点红,配长寿面、绿豆糕,孝心比啥都实在。老农最操心的,是这天晴还是雨。
![]()
农谚藏着玄机:“六月六湿龙衣,四十五天雨”。要是下雨,往后雨水多,低洼地得提前清沟。“六月初六毒日头,闰六月少雨大旱”。
大晴的话,伏旱可能来,得备着抗旱保苗。
老说法准不准?
![]()
16年闰六月,初六下了场雨,后来雨水倒足。19年闰六月,初六日头毒,秋庄稼叶子全卷了。去年闰四月,华北玉米减产15%,高温干旱是主因。
今年闰六月,要是旱了,玉米大豆怕要遭罪。老农直挠头:“老理儿是经验,不能全信也不能全丢。
”农业站老王说:“农谚当参考,现在有天气预报,打井铺滴灌,总比干等强。
![]()
”各地禁忌也不少。北方“六月六动土,五谷不入户”,忌挖地动土。
南方“六月六,看谷秀;忌喧哗,惊谷神”,看谷穗得悄悄。老话是面镜,照见古人心。
怕的是对自然的敬畏,是靠天吃饭的谨慎,是盼平安的心思。现代社会不必被老黄历捆住,可了解习俗,是品文化,也是懂长辈。
后天“双六+中伏”,防蚊、吃面、关心爸妈,错不了。
嫁娶开业?
挑个更稳当的日子,图个踏实。您老家闰六月初六啥天气?评论区聊聊,看看和老说法对不对得上。
农谚是老辈经验,具体还得看预报,提前准备最保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