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周榆泰
7月24日,天门法院2025年第22次审判委员会会议现场,多了几张年轻的面孔——来自“五项工作”人才库的5名青年干警,他们正全神贯注地参与着疑难复杂案件的研讨。这是一次创新青年干警培养模式的生动实践,让青年力量在司法决策核心场景中拜师学艺。
![]()
此次审委会聚焦1件民事案件和3项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从《因人因案阅核提示函》的规范适用,到2025年上半年刑事、行政审判条线的上诉率与被二审发改率成因剖析,再到3份案件发改意见反馈表的细致梳理,每一项内容都直指审判工作的难点与痛点。承办法官汇报完毕后,5名青年干警主动就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核心问题建言献策,为审委会决策注入了青春视角。
“前辈们对复杂法律问题的精准拆解,让我看到了司法决策背后的严谨逻辑。”侯口法庭法官助理项海燕的感慨道出了青年干警的共同心声。在这场特殊的实战课堂上,审判专家们围绕案件展开的多维剖析,从法律条文深挖法理,从证据链条还原真相,从社会效果平衡价值,让青年干警直观感受到审判智慧的实践魅力。
“第一次以入额法官身份列席审委会会场,掌心的温度都在提醒我这份职业的重量。”民二庭新晋青年法官艾辉的话里满是敬畏。当资深委员们为一个法律适用细节争鸣时,他深刻体会到“审慎”二字对法官的特殊意义。
干驿法庭法官助理杨书洁则用“思路破冰”形容这次经历:“不同视角的碰撞,不仅厘清了案件审理的脉络,更让我明白‘终身学习’不是口号,而是法官的生存常态。”综合审判庭法官助理张丽君也坦言,“看到自身在专业积累和大局观上的差距后,学习的紧迫感更强了。”
审管办法官助理周榆泰表示:“列席本次审委会使我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深化了对审判实践与审判管理的理解。我将继续精进业务,为我院的审判事业积极贡献青年力量。”
此次青年干警列席审委会,是天门法院打造青年干警成长“快车道”的缩影。通过把“课堂”搬进审委会现场,让青年干警在疑难案件研讨中零距离学习审判思路,在数据分析中深化实践认知,这种沉浸式培养模式,正成为青年干警提升司法能力的“加速器”。下一步,天门法院将持续完善青年干警列席审委会制度,让更多青年干警在司法实践的熔炉中淬炼成长,为审判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