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日本设计小站(ID:japandesign)
本文已获得授权
“敌意建筑”
你有没有注意过桥底下那些尖的三角刺?长椅中间突然冒出来的金属隔板?还有马路中间硌脚的石墩子?
它们被称为城市的“敌意建筑”。透过精心设计,无声地传递着一个信息:这里不欢迎你停留!而这类设计的首要目标,往往指向了城市中最脆弱的群体——无家可归者。
就说地铁通风口吧,以前冬天流浪汉没地儿去,就凑那儿取个暖,好歹算个生命通道。可纽约这些地方倒好,直接给通风口做成凸起的铁棱,冬天想靠那儿暖和?扎得你坐不住!
伦敦还有更绝的,某居民区角落为了赶跑流浪汉,地面密密麻麻钉了一排金属钉子,踩上去能扎穿鞋底,谁还敢在那儿多待?
巴黎有个短片叫《The Fakirs’Rest》,专门拍了街头的这些设计:银行、商场门口全是防躺的装置,什么金属条啊、凸起块啊,美其名曰“维护秩序和美观”,实际上就是让流浪的人没地儿躺。
纽约有个摄影师John Michael Kilbane,花了整整一个月,专门拍城市里这些被忽略的「敌意设计」。
虽然有人说敌意建筑能提升公共安全,比如伦敦卡姆登区那种《搓衣板长椅》,确实能少点醉汉闹事。
但问题在于,当我们以为都市设计只是关于美学、功能与秩序。可这些设计却悄悄的把一部分人排除在外了。
说真的,这事儿挺矛盾的。你说要维护公共秩序吧,能理解;可当公共设施变成体面人的专属,那些没地方住的人连在公共空间喘口气的资格都没了,这事儿是不是有点过了?
最后想问:你们觉得这些敌意设计,到底是该支持还是该反对?
每日正午十二点,和日站站长说一句:“设计说”三个字,站长会为您推送一条设计物语,365天,365句经典,我们相约每日正午时分,不见不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