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何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却从不清点,也不拦住呢?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内容均来自于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标注了文献来源和截图,请悉知。



图源网络

“啪”地一声,一锭银子就被拍上了桌,然后大侠紧跟着就豪迈的喊上一句“不用找了”。

不得不说古装剧里的这一画面确实非常的潇洒,但千万别被骗了,因为真实的古代你随手扔出的那一锭银子,根本就不是一顿饭钱或者说是一天的零花钱。

这样一锭小小的银子,背后就可能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



图源网络

想象一下你在古代的客栈里吃完饭,随手掏出一两白银往桌上一拍豪气地说“不用找了”,你以为小二会佩服你的阔绰?可实际上店小二却只会想这是哪里来的冤大头!

那真实的古代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一锭碎银子的真实价值又是多少?



图源网络

一锭碎银子的价值

现在的电视剧看多了,不少人总觉得银子是古代的通用货币,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甚至银子真正开始广泛流通的时间,都还得推迟到明清时期了。

而在此之前,尤其是唐朝的时候,银子的价值简直能高到令人咋舌。

换算一下你就明白了:唐代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四千块钱,这是什么概念呢?换算下来一克银子差不多要一百五十元人民币!



图源网络

所以在古达真的掏出一两银子去吃顿饭的话,就相当于直接甩出四千块买单,紧跟着一句“不用找了”?别说店小二不吱声,他恐怕当场就想给你跪下。

那在这种价值体系下,银子根本不可能用于日常消费,老百姓买根葱、买块豆腐用的只能是铜钱。

甚至别说是一整锭银子了,就是指甲盖那么大一块的碎银,都可能是一个普通庄稼汉一年的纯收入。



银钱

当影视剧里大侠们随手抛出的不是钱,而是足以让一个家庭活下去的希望时,古代普通人的

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事实上即便到了银子相对“贬值”的明清时期,一两银子也都能换一千文铜钱,可见它依旧是一笔巨款。

这就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的古代老百姓来说,整锭的银子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几回,这就更不要说是摸上一次了。



铜钱

也就是说古代老百姓生活中的消费的主角,永远只会是那枚方孔铜钱。

或许有些日子过得稍微好点的人家,好几年过去能攒下一些散碎的银子,但那都是要藏在箱底的宝贝,绝对不会拿到市面上流通。

想要印证这一点,看看官员的俸禄就知道了,清朝一个七品县令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一年的基本工资也就几十两银子。



银钱

这点钱要养活一大家子人,还得应付各种迎来送往,日子绝对算的上是过得紧巴巴的。

那连官员都是如此,何况当时的普通老百姓呢?当时有句俗话叫“随身带着半吊钱”,而就算是着“半吊子钱”,在当时就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现金了,足以应付一天的开销。

普通家庭每天的收入可能也就几十文钱,一家几口人糊口都成问题,银子对他们而言,遥远得就像天上的月亮。



古代银子真正的作用

结合现实来看,既然那个时候的银子这么金贵,古代人什么时候才会用到它?答案很简单:只有大宗交易或者需要撑场面的时候才会用到银子。

比如买房置地、盐茶绸缎这样的大额贸易,当铜钱成千上万地数起来太麻烦的时候,价值更高的银子便成了主角。

再有就是富商巨贾、达官贵人宴请宾客,为了彰显身份和阔绰时就会用银子结算。



图源网络

那退一万步讲,电视剧里大侠要是真的多付了钱,店小二为何不找钱呢?

这背后其实也有门道,一般店家都是看人下菜碟的,心里会估摸着客人的身份和消费早就有了个谱。

客人如果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为了面子确实会多给一些,算是赏钱和小费,但这“多”也只是在饭钱的基础上加个三成五成,绝不是扔下一锭银子买一碗面的离谱操作。



铜钱

店小二看到远超饭钱的银子,心里想的不是“这人真实诚”,而是“撞大运了碰到个冤大头”。

在这种情况下,他当然不会多嘴去问“客官您是不是给多了”,麻利地收下才是正经,这种沉默不是因为司空见惯而是因为喜出望外。

但这也就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古代虽然有统一的银锭,但流通起来的银子形态却各有不同,那么这样一来交易的时候怎么保证公平呢?显然古人自有他们的智慧!



那个时候每个商铺的柜台上都常备两样法宝:一把坚固的银剪和一杆小巧玲珑的“戥子”,据悉戥子是一种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药材的微型杆秤,精度极高能准确到毫厘之间。

当客人递过来一块碎银,店家接过来一会会先用戥子称重,然后再看看成色——也就是银子的纯度。

也有经验老到的掌柜,用眼看、用手掂、甚至用牙咬一下,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银钱

如果银块重了,就用银剪“咔嚓”一下剪下多余的部分还给客人,整个过程充满了严谨甚至苛刻的计算,绝非“随手一抛”那么写意。

这种对财富的较真,恰恰反映了那个时代物资的匮乏和生活的艰辛,每一分一厘都来之不易。

从叮当作响的铜钱到沉甸甸的银锭,再到今天我们手机里一闪而过的数字,支付方式的演变折射的可谓是整个时代的变迁。



铜钱

结语

现代人很难再去体会古人将一块碎银放在手心,感受其重量与价值的心情,以及那种小心翼翼的剪裁、斤斤计较的称量,这种交易方式看似繁琐却也包含着一种对劳动成果最质朴的尊重。

而如今交易的便捷前所未有,效率的提升毋庸置疑,但当我们对一串数字的增减变得麻木时,是否也失去了一些东西?

那份攥在手心的踏实感,连同银子本身,都成了历史深处悠远的回响。



图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率先开火?中国刚公布黄海演习,日本自卫队就抢先发视频挑衅!

率先开火?中国刚公布黄海演习,日本自卫队就抢先发视频挑衅!

阿龙聊军事
2025-11-16 20:57:31
周末,重磅大事件!出手“降温”了!

周末,重磅大事件!出手“降温”了!

钱眼
2025-11-16 19:16:08
港媒爆料赵雅芝日子挺苦的,被3个儿子长期啃老,71岁还不能老!

港媒爆料赵雅芝日子挺苦的,被3个儿子长期啃老,71岁还不能老!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07-05 09:37:33
舍甫琴科:对阵张伟丽是我人生最艰难的挑战,今天的战术很有成效

舍甫琴科:对阵张伟丽是我人生最艰难的挑战,今天的战术很有成效

懂球帝
2025-11-16 14:18:04
无耻到家!居然有人给陈志洗白?

无耻到家!居然有人给陈志洗白?

吃瓜盟主
2025-11-15 15:36:01
陈思诚荣获金鸡奖最佳导演,导播把镜头切到了佟丽娅,她礼貌满分

陈思诚荣获金鸡奖最佳导演,导播把镜头切到了佟丽娅,她礼貌满分

五四观娱
2025-11-16 00:06:06
辽粤青年军大战,广东33分大胜,杜锋看中之人17分,吴庆龙也没辙

辽粤青年军大战,广东33分大胜,杜锋看中之人17分,吴庆龙也没辙

萌兰聊个球
2025-11-16 22:06:23
释永信被正式批捕!挖出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私下里他和谁在一起

释永信被正式批捕!挖出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私下里他和谁在一起

刚哥说法365
2025-11-16 14:35:38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中方被逼上硬菜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中方被逼上硬菜

兰妮搞笑分享
2025-11-16 06:37:54
降息,突变!美联储,大消息!

降息,突变!美联储,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11-16 15:37:10
樊振东卫冕全运会男单冠军!邓亚萍锐评:他浑身都是球,你说你打哪儿?

樊振东卫冕全运会男单冠军!邓亚萍锐评:他浑身都是球,你说你打哪儿?

上观新闻
2025-11-16 15:08:09
发文道歉,官宣分手,疑似闹离婚…才一天,娱乐圈中曝出多个大瓜

发文道歉,官宣分手,疑似闹离婚…才一天,娱乐圈中曝出多个大瓜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5 12:00:23
又轰27分12板10助,MVP榜第一!抱歉威少,你的历史三双王真悬了

又轰27分12板10助,MVP榜第一!抱歉威少,你的历史三双王真悬了

锅子篮球
2025-11-16 14:23:27
高市早苗彻底践踏“村山谈话”!31年前就有迹象

高市早苗彻底践踏“村山谈话”!31年前就有迹象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5 13:07:20
突发!特朗普,重仓了!

突发!特朗普,重仓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17 00:07:13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吭哧有力
2025-11-15 18:42:28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7 09:18:12
年少不知邵氏好,长大全都看不了

年少不知邵氏好,长大全都看不了

尚曦读史
2025-11-15 07:07:08
999元,华为Mate80 定金突然曝光,很炸裂啊

999元,华为Mate80 定金突然曝光,很炸裂啊

科技堡垒
2025-11-16 11:37:11
现在有个中国足球专业性难题:拜合拉木现象

现在有个中国足球专业性难题:拜合拉木现象

林子说事
2025-11-16 15:44:44
2025-11-17 00:59:00
史说畅谈 incentive-icons
史说畅谈
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186文章数 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央视:若高市早苗死不悔改 日本将万劫不复

头条要闻

央视:若高市早苗死不悔改 日本将万劫不复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健康
教育
数码
旅游

艺术要闻

这些获奖摄影作品,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教育要闻

妈妈晒高二儿子吃宵夜,女网友眼睛看直了:这颜值,小姑娘遭殃了

数码要闻

华为鸿蒙HarmonyOS 6.0.0.112版本首曝,支持电脑投平板

旅游要闻

浙江绍兴:一泓文脉润古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