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咱们许昌聚焦城市防汛薄弱环节,加快易涝片区、路段雨水管网提升改造,为城市防汛排涝能力和居民生活品质提升注入持续动力,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近段时间,许昌天气开启“蒸煮”模式。在许昌市区八一路雨水管网工程项目现场,汗水浸透的工装紧贴脊背,安全帽下的毛巾已能拧出水,120多名施工人员顶烈日,战高温,争分夺秒与三伏天赛跑,保质量,抢进度,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据了解,该项目全长1.8公里,配套建设一座雨水泵站。施工单位4月进场,计划9月底完工。目前每天投入各类工程机械近30台,雨水管网顶管施工采取24小时不停工推进,人员分三班轮替进行。因为该路段为市区东西方向主干道,为了尽量减小施工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建设单位安排了20多名引导员,做好高峰期的引导、疏通。
许昌市八一路雨水管网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王焕成
八一路现在是市区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咱尽量缩小工作区域,减小工作点,现在高温期间,为了战胜高温,我们改变了工作时间,作息时间早上5点上班到11点下班,让中午最热,最高温的天气躲过去,咱们几个项目部都给工人安排有空调房休息,到下午3点多高温下去了再进行上班;下午就是晚上班晚下班,克服困难多干活。再一个像顶管工程,咱实行的24小时不停工轮班作业,为了达到精品工程、安全工程,项目部集中力量配备了多名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指挥。
据了解,许昌市城区现有管网设计建设年代较久,管径以400-600毫米为主;同时建设与发展脱节,管网级配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导致部分区域降雨易积水。为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工作,今年以来,许昌市邀请专业团队,成立工作专班,对主要道路沿线管网、城市河道、排水口等问题症结进行梳理,把脉问诊,按行政区、排水分区逐区域梳理积水问题症结,制定解决措施。建立城区排水防涝联动机制,科学实施联排联调,落实易涝点等重点部位巡查值守。八一路雨水管网工程项目完工后,将显著改善沿线7平方公里区域的排水除涝问题。
许昌市魏都区水利局总工程师刘洋
实施这个项目就是咱们沿线雨水管网的管径加大排放的效率,彻底根治周边道路积水,包括小区内涝这种情况。原来咱们市政道路排水的主干管径大部分都是600(毫米)~800(毫米)的。现在目前改造了之后,这个管径是2m的,排水速度比原来增加了每秒钟增加了1.5立方,原来800管径的是每秒0.38立方,增加了三四倍,这样积水下泄排放的能力会得到明显提升,道路出现积水的问题概率非常小了。在工程质量保证这一块儿,每个标段聘请的有监理单位,派驻的有驻场监理和监理总监,实时跟踪项目整体推进。
在市区瑞贝卡大道东端,建安区城市排水改造提升工程一标段一体化泵站的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也正在进行扫尾施工。该项目的泵站顶管施工巧妙解决了周边管网复杂的难题;主体施工也克服了深基坑、高湿环境作业的困难,本月底可建成投用。
许昌市建安区城市排水改造提升工程一标段一体化泵站施工现场负责人刘纪伟
新建的一体化雨水泵站排水规模达到每秒5.12立方,建成后能解决文兴路以东、许由路以南、金叶大道以北、清潩河以西,差不多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积水问题,让周边市民出行更方便。
据了解,2025年许昌市中心城区将实施排水防涝项目14个。截至目前,已基本完工项目5个,其余项目正在加紧推进。
本文为原创作品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为许昌零距离原创作品,凡标注“本文为原创作品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的,一律禁止转载;凡未标注禁止转载的,转载时需在正文开篇位置准确标注来源“许昌零距离”,并完整标注原作者、编辑人员信息,链接原文地址;引用内容不可断章取义、过度解读或误读;引用的图片及视频资料不可进行剪裁、剪辑处理。如违反上述情况,一律按侵权处理。
来源:许昌零距离
编辑:张军
审核:李利乐
监制:杜民
扫码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