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践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支柱,是连接理论知识与产业实践的关键纽带。在当下科技高速迭代、产业需求日新月异的时代,脱离工程实践的教育如同搭建空中楼阁,培养出的人才难以应对现实场景中的复杂挑战。只有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摸爬滚打,才能淬炼出解决问题的硬本领,激发出创新创造的源动力。
近日,北京市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北京市选拔赛成绩公布。其中,北京建筑大学学生在11个赛道中共斩获18项特等奖、10项一等奖,更有8支参赛队伍因优异成绩而获得国赛参赛资格。市赛特等奖数量与国赛参赛资格数均位列北京地区高校第一,刷新了该校在这一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
从温差电动车赛道的“长征号”“红色征途号”分别获北京市冠亚军,到太阳能电动车赛道“星火征航号”“光伏号”双双晋级国赛;从智能救援、智能物流搬运赛道的精准操控技术,到企业运营仿真赛道上演的逆袭翻盘,这些成绩覆盖了机械、电子、新能源、智能控制等多个前沿领域,展现出北建大学子在工程实践中的全面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北建大作为北京地区唯一建筑类百年强校,多数人会因为校名而普遍认为该校只在建筑领域有着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成效。但从此次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获奖名单来看,该校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等学院在“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也有着突出成果。
![]()
尤其是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学子,在参赛队员名单占比最高。而这正是得益于该学院另辟蹊径,采用卓越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精准对接学生潜能与社会需求。同时,基于OBE理念,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锚定社会人才需求坐标,将学科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育深度绑定,通过导师制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投身双创项目、科研课题,量身定制校企协同的工程教育方案。
且该学院还与中国中车集团、北京地铁等行业龙头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其中,京港地铁实践基地更是摘得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殊荣。这些基地不仅是学生的实践练兵场,更是前沿技术的学习窗口,让课堂知识无缝对接产业实际。
![]()
另外,在综合素质培养上,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推出“课程、竞赛、活动、服务”四位一体创新引领计划,借“挑战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东风,将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周期。
近两年,该学院学生斩获国家级奖励20余项、省部级奖励60余项,手握60余项国家专利,96%以上的超高就业率稳居校内前列。更有斩获北京高校“十佳班集体”的优秀团体,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冬奥会先进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杰出个人,都印证着该学院育人模式的显著成效,展现出北建大机电学子敢闯会创、全面发展的卓越风采。
![]()
综上所述,这些实打实的奖项、专利与就业率,就是北建大工程实践教育最硬核的说明书。当其他高校还在空谈“产教融合”时,北建大学子已带着温差电动车在赛道夺魁,握着企业定制的实践方案走进职场。没有华丽辞藻的包装,北京建筑大学已经用“拿奖拿到手软、专利发到频繁”的狠劲证明:真正的工程教育,从不需要用口号堆砌,成绩本身就是最锋利的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