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清新发布公众号特别推出《文化中国行》专题栏目,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围绕文物古迹发现、名城名镇古村古街保护、文化旅游发展、非遗保护传承、文明交流互鉴等内容,多维度立体式报道清新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反映新时代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生活和美好精神追求,发现并讲述不一样的清新故事。
在清新
有这样一座塔
它见过明朝的江帆
听过清代的书声
也看过今朝的烟火
四百余载光阴流转
它始终静静伫立,守望着北江
今天,我们来讲讲它的故事
太和镇塔脚村委会回澜飞水口西岸,矗立着一座鳌头塔,当地村民喜欢将它称为“飞水塔”。
鳌头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由永州通判、清远人钟于田倡建。塔高29.7米,共九层,为八面楼阁式,每面宽3.4米,占地面积55.8平方米。塔身以砖砌成,五平列狗牙砖出檐,下塑花纹,第二层刻有“高占鳌头”四字。
鳌头塔
高占鳌头
关于鳌头塔的得名,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传说当年的北江河口,是清远最繁华之处,商船云集、人声鼎沸。然而江水无情,时常泛滥,江中还有一条大鳌鱼兴风作浪,严重影响清远城及滨江百姓的生计。于是,人们决定建一座塔,既为镇住江水,也为镇伏鳌鱼,“鳌头塔”之名便由此而来。
鳌头塔建成后,人们发现它不仅镇住了江水,更似带来了祥瑞。此塔建成后的四年间,清远县接连出了两位进士:一位是万历十四年(1586年)的钟万禄,另一位是万历十七年(1589年)的王玠,百姓纷纷赞叹此塔钟灵毓秀、灵光四溢,学子们也开始络绎不绝地来塔下祈福。渐渐地,鳌头塔成了学子心中的“灯塔”,照亮他们金榜题名的梦想,更让“登鳌头塔,高占鳌头”的期盼愈发真切。
1962年,鳌头塔被清远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清新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鳌头塔,早已超越了“镇鳌”的初始使命。它巍然屹立在北江之畔,成为清新一道穿越时光的风景线。四百多年来,它不仅是清远发展变迁的见证者,更是汇聚人间万千故事的长卷。它早已不是冰冷的砖石构筑,而是化作了这座城市绵延不息的历史脉络,融入了人们共同书写的记忆印记。
如果下次你路过这里
不妨停下脚步
和它说说你的故事
清新发布编辑部
资料来源:清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清新区博物馆
记者:王顺裕 邓芷瑜
编辑:邓芷瑜
文章来源:清新发布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