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既鸦片战争后对清朝发动的又一场侵略战争,战争的结局也自然是以英法联军大胜、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结束。战争过程中清军的作战表现极差,可以说是一败再败,唯一的亮点应该就是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了。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一共发生了三次大沽口之战。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口,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此为第一次大沽口之战。1859年6月,英、法、美三国公使乘军舰赴京交换《天津条约》文本,清政府要求三国公使在北塘登陆,三国公使却执意要在大沽口登陆,向大沽炮台发动突然袭击,遭到守卫大沽口清军的还击,损失惨重。这就是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
第一次大沽口之战后,为防英法再次入侵,清朝咸丰帝任命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组织大沽口防务。僧格林沁到任后,在大沽口海河南北两岸各建炮台3座,共安火炮60门。所有炮台的周围均修筑有堤墙,堤墙之外开挖壕沟,竖立木栅栏。又在海河口设置了三道拦河铁链,以迟滞联军军舰进入海河。这样,大沽口形成了完备的防御体系,驻守在大沽口地区的清军总兵力在4000人左右。
联军方面,英军出动舰船21艘、海军陆战队1300余人;法军出动舰船2艘、陆战队100余人;美军出动舰船3艘。三国联军总兵力约4000余人,其中海军陆战队合计约1300余人。
![]()
1859年6月25日清晨,联军开始进攻大沽口,英法军舰共12艘向大沽口海河入海口驶去,企图拆除海河口的拦河铁链。联军的计划是::军舰冲过拦江铁链,在大沽炮台的后方占据有利阵位,同时海军陆战队从炮台正面登陆,两面夹击,迅速夺取炮台。
僧格林沁命令守卫大沽炮台的官兵全部进行了隐蔽和伪装,炮台也不准开炮。下午3点左右,联军军舰已经拆除海口的第一道障碍物。就在此时,海水开始退潮,联军军舰为保持位置开始下锚,清军趁此时机果断开炮。各炮台清军将士开始猛烈射击,到下午4点,包括旗舰在内的4艘联军军舰被击沉,其余参战的军舰也全部被击伤。
![]()
看到军舰作战不利,联军命令海军陆战队进攻。英、法海军陆战队千余人,企图在入海口南岸强行登陆,夺取南岸的3座炮台。陆战队登陆后,遭到炮台守军的顽强阻击,同时道路泥泞很难前进,英、法陆战队被清军炮台的炮火大量杀伤,被迫撤退。联军夺取炮台的尝试终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
![]()
此战中,清军共击沉联军军舰4艘、重创6艘、俘虏2艘,毙伤英法联军共440余人,英国侵华舰队司令贺布身受重伤。而清军阵亡38人,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在战斗中壮烈殉国。此战联军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被僧格林沁抓住机会、果断指挥反击,取得了一场大胜。但由于清军缺乏军舰,无法乘胜追击,使得联军得以撤退。
![]()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所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充分显示了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斗志。但腐朽落后的清王朝注定无法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第三次大沽口之战后联军占领大沽口、打进北京城,圆明园的浩劫开始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