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发生在西晋末年。
当时,爆发“八王之乱”,西晋国力衰退,北方游牧民族陆续建立了几十个非汉族政权,号称“五胡十六国”时期。
当时,北方总人口1500万,汉人仅为500万左右。
![]()
此后,匈奴、鲜卑、羯、羌、氐五大胡人部落大军南下,中原居民则从黄河流域大规模向南迁移,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大迁徙。
这其中,鲜卑人内迁人口达到250万人。
唐代诗人 张籍曾作《永嘉行》:
“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
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
![]()
鲜卑人,古代游牧民族,源于东胡,《史记索隐》中记载:“鲜卑,东胡别种”。
鲜卑人最初的时候,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
他们当中,以拓跋部为最尊贵,号称皇帝的后裔,
《魏书·官氏志》记载:“黄帝子昌意少子悃,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德为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氏。”
拓跋氏一脉,有三个最有名气的人物:
始祖拓跋力微,他带领族人走出了最初居住的崇山峻岭,苦寒之地。这件事情,发生在东汉初年。
拓跋珪,南北朝北朝首个政权北魏的奠基人。传承到拓跋焘时期,北魏先后吞并夏、北燕、北凉,统一北方。
拓跋宏,北魏孝文帝。
他建立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推行汉化政策,推动了北魏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与融合。
490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移至洛阳,规范了官制,沿用了魏晋南朝的制度,进一步消除民族隔阂,落实汉化政策。
这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姓,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改汉姓为元氏。
后人尊拓拔宏为元氏得姓始祖。
关于元氏一脉的祖祠,我们在洛阳并没有发现,但在广东揭阳却有了收获。
惠来县靖海镇东光村,村中最高大的建筑是元氏祖祠。建于乾隆年间,为纪念元氏第十世祖元钦用而兴建。
![]()
在这里我们也了解到,元氏的入粤始祖名叫元臣,是文天祥的部下,在抗元失败后,后裔辗转分衍至揭阳等地。
发展至今,元姓人依旧保持外貌鲜明特征:须黄、面宽、耳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