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口的绿邮筒掉了块漆,露出底下的铁红色,像块没愈合的伤疤。邮递员老马每天下午三点准时来开锁,钥匙插进锁孔时的 “咔啦” 声,是镇上除了学校铃声外最准时的响动。
![]()
邮筒里藏着各种秘密:留守儿童写给打工父母的信,字迹歪歪扭扭还带着拼音;退休教师给远方笔友的明信片,盖着自制的梅花印章;还有小伙子塞进去的情书,信封上画着笨拙的爱心。老马总说这邮筒通人性,有次暴雨冲垮了桥,它居然 “吞” 下了村民们求救的纸条,让他及时报了信。
![]()
去年镇上通了快递,绿邮筒前渐渐冷清。但每周三,卖麦芽糖的刘奶奶还是会来,给省城的孙子寄罐新做的糖。她不识字,就让老马帮忙写地址,每次都多给两块糖,说这邮筒比手机靠谱,“字落在纸上,才像真的念想”。
![]()
上个月邮政局要拆邮筒,镇上的人全来了。开杂货铺的王婶搬来板凳守着,开拖拉机的李叔说要把它拉回家当摆设,最后是小学校长提议,把邮筒改成 “时光信箱”,让孩子们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信。揭牌那天,老马亲手把第一封信念给大家听,是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写的:“希望十年后,邮筒还在这里,爷爷还能给我读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