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无疑是智能眼镜全面爆发的一年。
由 Ray-Ban × Meta 掀起的 AI 眼镜热潮持续升温,吸引了越来越多玩家入局。小米(不含米家品牌)也终于作为首个入场的手机巨头正式参战;雷鸟、Rokid、INMO 等一众AR厂商陆续推出各自的AI眼镜新品。
智能眼镜成为WAIC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受关注的展区之一。至少有五家科技公司——阿里巴巴(夸克 AI 眼镜)、XREAL、Rokid、李未可科技与 Halliday——带着最新的AI眼镜产品集中亮相,现场人气火爆,一场精彩纷呈的“百镜大战”由此上演。
以下,我们将逐一拆解五款代表性AI眼镜的功能、设计与差异化特点,看看这些产品如何重新定义下一代智能终端,并指向一个可穿戴设备的新风口。
1. 阿里巴巴:夸克AI眼镜,生态融合的先锋
阿里巴巴在 WAIC 2025 上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 AI 智能眼镜——夸克 AI 眼镜,标志着其 AI 战略从软件服务向硬件终端的深度延伸。这款眼镜深度整合阿里与支付宝生态,搭载通义千问大模型,配合高通及国产双芯组合,呈现出兼具强大 AI 能力与本地化体验的产品形态。
![]()
核心亮点功能:
支付宝“看一下支付”:通过眼镜的视觉识别能力实现快速付款,真正解放双手。
高德近眼导航:将导航信息直接呈现在镜片上,骑行、驾车无需低头查看手机,极大提升出行效率与安全性。
淘宝智能比价:对准商品一看,即可获得实时比价信息与推荐内容,实现“看即所购”。
飞猪旅行助手:智能提醒行程、推送景点建议,为用户打造个性化的旅行体验。
丰富的通用功能:支持通话、听音乐、实时翻译、会议纪要等全套“AI助手”能力。
定制化AI体验:基于通义千问,可结合用户习惯智能推荐,如:在下午时分自动提醒“要不要来杯冰美式?”
![]()
夸克 AI 眼镜被誉为“你的第二双眼睛和耳朵”,整机重量控制在 50g 以内,采用轻量化设计与简约时尚外观,大幅提升佩戴舒适度与日常适配度。
官方表示,该产品预计将在 2025 年下半年正式上市,定价尚未公布。但从其深度绑定阿里生态的能力来看,毫无疑问已成为今年 AI 硬件领域的焦点之一。
![]()
不仅是阿里,Rokid、小米、雷鸟等品牌也在现场联合支付宝展示了具备支付能力的智能眼镜体验。
例如,观众佩戴 Rokid Glasses 对着收款码说出“乐奇,支付 10 元”,再跟一句“确认支付”,便可完成支付,全程无需拿出手机。眼镜内置全链路安全机制,从身份绑定到支付执行层层防护,并支持「被盗即赔」等安全保障。
为什么阿里巴巴要做 AI 眼镜?
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智能终端业务总裁宋刚表示: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从文本理解迈向多模态融合,从屏幕内智能走向穿戴式智能。我们认为,AI 眼镜将成为下一代的个人移动入口,是最具潜力的穿戴智能形态。”
他进一步指出:
“智能眼镜拥有天然的‘头部生态位’,具备捕捉人类80%感知信息的先天优势;同时具备极强的场景穿透力,能够无缝连接办公、通勤、旅行等多样化场景。作为下一代感知中枢,它有望承接智能手机之后的人机交互大旗。”2. XREAL:XREAL One系列,AR体验的革新者
作为国内AR眼镜领域的领军企业,XREAL已经不是第一次亮相WAIC了。去年,随着苹果Vision Pro的发布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关注度,这家成立已有8年、曾一度面临经营危机的公司,又重新站上了聚光灯下。
以至于,去年的展会现场,他们的展台一度被围得水泄不通。
在本届WAIC大会上,XREAL带来了最新旗舰产品——XREAL One Pro。XREAL One Pro已经从一副AR眼镜,进化为一块随时随地、即插即用、跨设备兼容、适配多场景的「全生态空间屏」。
![]()
亮点功能一览
高清大屏体验:支持120Hz刷新率和高清虚拟投影,连接MacBook后可呈现出等效134英寸的虚拟大屏。
模块化AI相机:支持拍照、录像及物体识别,增强交互体验。
轻量化设计:整机重量约84克,光机进一步瘦身,佩戴体验更接近一副太阳镜。
多场景适用:无论是办公、娱乐还是导航,均可胜任。
AR 眼镜都有类似的体验,戴上它,你将获得一个如同大屏显示器般的沉浸画面。这相当于在笔记本电脑和外接显示器之外,又多了一块便携的“第三屏”。
相比传统的显示器,它最大的优势在于便携——只需带上笔电和眼镜,就能在咖啡厅、高铁甚至户外随时开工,大屏与移动体验兼得。
![]()
XREAL 的差异更多体现在细节与综合体验上。以基础参数来看,XREAL One Pro官方宣称支持68-556英寸的虚拟画面尺寸,以及2-10米的可调观看距离。
简单来说,在实际使用中将距离调至最小、画面尺寸拉到最大,几乎有种站在“整面墙都是屏幕”的震撼感受。
除了产品本身的硬实力,今年5月的Google I/O大会上,XREAL还联合谷歌发布了全球首款Android XR眼镜Project Aura(预计2026年推出),成为谷歌在AR领域的唯一中国合作伙伴,引发了行业高度关注。
![]()
此次发布的XREAL One Pro已于近期在国内正式开启预售,官方定价4299元。
XREAL总部位于深圳,核心团队成员来自Magic Leap、Google、AMD等知名科技企业。其产品线包括广受欢迎的XREAL Air 系列以及主打沉浸体验的XREAL One /One Pro系列。根据数据显示,公司已连续三年蝉联全球AR出货量冠军,2025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Meta,累计出货超50万台,海外营收占比达70%。
3. Rokid:Rokid Glasses,翻译与字幕的“传奇”产品
作为国内AR“四小龙”之一,Rokid在WAIC 2025大会上携Rokid Glasses与Rokid Cupcake两款新品亮相。其中,Rokid Glasses凭借与暴龙(BOLON)的联名时尚外观和强大的AI+AR功能,成为展会焦点之一。
![]()
✨ 产品亮点:
实时翻译与字幕显示:支持40多种语言的实时翻译,翻译结果直接投射在镜片上,特别适合跨境交流和旅行场景。
轻量化设计:整机仅重49g,配备1200万像素摄像头,并采用Micro LED光波导技术,兼顾清晰度与佩戴舒适度。
多功能智能交互:支持拍照、物体识别、导航等功能,搭载语音大模型,操作更加自然高效。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现场还原的一个咖啡馆交流场景。
在这个场景中,系统模拟了两位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如何通过Rokid眼镜实现无障碍对话,顺利完成点单与支付的全过程。
整个交流过程中,双方都能在眼镜中实时看到翻译字幕,也可以选择收听翻译后的语音,真正做到了跨语言、自然流畅的沟通体验。
![]()
Rokid Glasses AR+AI 眼镜于去年 11 月发布,搭载高通骁龙 AR1 平台,支持近视 / 散光人群定制镜片,定价 2499 元。
Rokid 创始人、CEO 祝铭明透露,公司智能眼镜新品 Rokid Glasses 销量已达 30 万台,“今年已经不愁销量,核心是生产。”祝铭明透露,Rokid Glasses 预计下半年将上线打车功能,与高德地图和支付宝合作,用户打车时可以在眼镜上看到车辆何时到达。
Rokid 是一家杭州的公司,这家公司其实已经 11 年的时间了,是杭州六小龙之外一家比较出名的公司。创始人之前在阿里,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率先跟阿里合作的原因。
4. Halliday:单眼智能眼镜,轻便与创新的结合
作为2025年上半年智能眼镜赛道中的黑马选手,国产品牌Halliday也亮相了本届 WAIC 2025。这家公司在年初的 CES 上大放异彩,展台一度被海外观众围得水泄不通,随后迅速获得全球科技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
在上线全球最大众筹平台 Kickstarter 后,Halliday 取得了惊人的成绩——24小时内销售额突破100万美元,最终累计销售超 330万美元,收获来自 全球101个国家、超过1万名用户 的支持,一举成为众筹史上表现最好的AI眼镜项目,登顶智能眼镜品类榜首。
![]()
在 WAIC 2025 上,Halliday带来了主打简约实用的旗舰产品——Halliday AI智能眼镜,凭借极简设计与轻量化体验在众多展品中脱颖而出。这款单眼智能眼镜采用 Gyges Labs 的微型显示模块,外观低调,功能强大。
✨ 主要亮点:
超轻设计:整机仅重35g,续航时间达12小时,充电不到1小时。
视网膜投影技术:采用 DigiWindow 技术,将图像直接投射到视网膜,避免传统镜片显示造成的眩光问题。
多模态交互:支持智能戒指、镜腿按键和语音输入,操作灵活、上手门槛低。
实时AI辅助:支持40多种语言翻译、语音导航、AI助手建议等核心功能,体验与Meta Ray-Ban类似,但更加轻便易戴。
![]()
在本次大会上,Halliday 正式开启了国行版预售:首发价格为2499元(原价2999元),赠送限时免费配镜服务,同时推出了售价200元(原价499元)的配套产品 ——Halliday Ring 智能戒指套装,预计将于2026年3月起发货。
5. 李未可科技:轻量化与AI拍摄的标杆
在本届展会上,李未可(LAWK)无疑是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家公司。它家的智能眼镜外观看起来与普通近视眼镜几乎无异,却是全场最轻的一款,仅23克,真正做到了“隐形科技”。
![]()
这家公司非常有意思,坚持“不做40克以上AI眼镜”的产品哲学。此次发布的三款新品,全部围绕极致轻量化进行设计:
LAWK City 系列:主打时尚与长续航。City Air无框版仅重23克,续航可达14小时,支持10款镜框定制,起售价999元。
LAWK View 旅拍版:搭载高通首代骁龙AR1平台与索尼IMX681摄像头,支持20种语言拍照翻译和最长40分钟直播,整机重量38克,首发价1699元。
李未可科技创始人兼CEO茹忆强调,轻量化是AI眼镜走向大众市场的关键:“未来真正的AI眼镜应该是用户全天候佩戴的‘隐形助手’,不是硬件参数的堆砌。”
三款新品均搭载品牌自研的四大原生AI功能:AI随时译、AI随身记、AI随地游、AI随心听;
其中,AI随时译与AI随身记是产品主打的两大核心亮点。
李未可科技成立于2021年10月,总部位于杭州,业务已拓展至合肥、北京和深圳。创始人茹忆曾任小米电视合伙人、阿里天猫精灵硬件负责人,拥有丰富的消费电子产品经验。
公司定位为面向年轻一代的“AI+AR科技潮牌”,在技术与设计之间寻找消费级智能眼镜的平衡点。
智能眼镜:AI时代的“第二双眼睛”
随着大模型能力进化与近眼显示技术持续成熟,智能眼镜正从“概念产品”逐渐走向“日常工具”,成为AI落地最具代表性的消费电子形态之一。
相较于手机,智能眼镜具备解放双手、自然交互、沉浸体验等天然优势,已经在实时翻译、导航指引、扫码支付、拍照识物等场景中展现出不俗的实用性,俨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随身AI助理”。
2025年,智能眼镜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众多品牌纷纷发力,从轻量化设计
WAIC 2025的“百镜大战”彰显出几个显著的行业趋势:
AI与AR的深度融合,使智能眼镜从传统的通知终端升级为支持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模态交互的智能助理,带来更自然、更高效的人机沟通体验。
轻量化成为标配,23克到50克的重量范围正快速成为行业新门槛,有效解决佩戴舒适度问题,助力全天候使用。
生态闭环加速形成,阿里巴巴的夸克AI眼镜借助支付宝、高德、淘宝等庞大生态,其他品牌也在积极构建开放平台,推动智能眼镜多场景、多功能融合。
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从支付、导航到翻译、拍摄,智能眼镜正逐步渗透办公、娱乐、旅行及工业巡检等多个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厂商国际竞争力突出,凭借创新能力和产业链优势,中国品牌已成为全球智能眼镜版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正与Meta、苹果等国际巨头展开激烈角逐。
正如 XREAL 创始人兼 CEO 徐驰所言,当前的“百镜大战”虽带来了热度,但智能眼镜行业仍处于上半场的早期阶段。过去十年行业发展教会我们三大关键经验:必须具备长期战略定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短期“挣快钱”,要踏实打磨产品体验;核心技术如芯片和光学的研发需提前3至4年规划,企业唯有咬牙坚持才能实现真正突破。
智能眼镜不仅是硬件的迭代,更是人机交互方式的革命,未来它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最重要的个人移动入口。
站在智能穿戴新时代的起点,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第二双眼睛”将真正走入生活,助力我们高效连接世界,开启全新的视界与体验。
本文由「AI 范儿」出品
我每天都在更新,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用,
那我们就加个关注、交个朋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