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致死率高达70%!警惕“藏”在积水里的传染病

0
分享至

7月27日,“鼠尿病”冲上社交平台热搜,引发热议。

每年汛期,尤其是洪水过后,这种“藏”在积水里的病都会进入高发期,却常常被人们忽视。

什么是“鼠尿病”?有何典型症状?汛期降雨频繁,此病该如何预防?一起来了解。

什么是“鼠尿病”?

鼠尿病,其实就是医学上常说的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这是一种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是我国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

该病的典型症状为高热、头痛、眼结膜充血、小腿痛、乏力等。严重的钩体病以黄疸、肾功能不全和出血倾向为特征。严重肺出血是重症钩体病的重要表现,虽然罕见,但致死率高达50%~70%。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我国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数为459例,无死亡病例。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在我国流行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夏秋季。

下雨之后,需格外注意,此前就有人赤脚下田接触了老鼠尿后进了ICU。

2024年9月,一场暴雨过后,广东的小李像往常一样挽起裤脚去田里劳作,几天后,他开始出现发热、全身无力、头痛等症状,“一开始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太在意。但症状越来越严重,最后住进了ICU。”

小李回想起生病的过程,不明白问题出在哪,后来他被确诊为钩体病。医生认为,小李可能在赤脚过程中,接触了被老鼠尿液污染的积水,从而被感染。

“下雨时,这些藏在动物尿液里的钩端螺旋体可能随着雨水一起流到水坑里,如果有人接触到了污水,比如在小溪里玩耍、在田间劳作、在水上作业、在野外游泳等,钩端螺旋体就会趁机钻到人的身上。”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医师李凌华说。


图源:海南疾控

只有老鼠 才会传播钩体病吗?

钩体病宿主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我国已从67种动物中分离到钩端螺旋体,其中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主要宿主动物包括黑线姬鼠、黄胸鼠等鼠类和猪、犬等家畜,它们通过尿液长期排菌污染环境,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或皮肤有破损时,接触到污水、土壤等环境就容易感染。此外,老鼠啃食过的食物、饮料、外卖等,也可能成为间接传播媒介,需警惕食源性感染风险。

因此,被洪水泡过的饮料、食物等绝对不能再食用。


图源:央视网

如何预防钩体病?

1. 暴雨天气,非必要不出门,如果必须外出要避免接触受污染的水;进行田间劳作、水上作业等活动前,应尽量做好防护措施,如穿防水靴、戴手套等;避免在不明水质的水域中游泳。

2. 对于家养动物,应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同时保持其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接触野生动物,特别是老鼠等可能携带钩端螺旋体的动物。

3. 钩体病是疫苗可预防疾病,目前,我国不安排钩体疫苗的常规接种,发生钩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体病暴发流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近期多地发生暴雨洪涝灾害,洪水退去后,并不意味着灾害风险解除,灾后也需注意个人健康防护,要提高警惕,科学应对。

不可以用洪水污染的水洗手洗脸及洗涤其他物品。

加强手卫生,准备食物、哺乳前、饭前、便后、护理病人前后、接触动物或动物尸体后、接触垃圾后等,均需要洗手。

洪水带来的潮湿环境易诱发室内霉菌滋生,影响呼吸系统健康。返家前应彻底通风、清洁,必要时对房屋进行除湿和消毒处理。


洪水过后,街面上随处可见的积水将成为蚊子孳生地。为防范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外出时建议事先在身上喷涂防蚊液,并尽量穿长衣长裤。


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如接触洪水或食用被污染食品,出现腹泻、呕吐、发烧或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近期全国多地降雨频繁

外出时应注意避让路面积水

若脚上、腿上有伤口应避免蹚水

一旦出现发热、头痛、小腿痛

需尽快就医

(来源:央视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科协:撤销周新源、陈哲宇、孙倍成、赵远锦、刘建妮所获奖励,收回5人奖章、证书、奖金

中国科协:撤销周新源、陈哲宇、孙倍成、赵远锦、刘建妮所获奖励,收回5人奖章、证书、奖金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9 16:34:44
“野孩子”12岁辍学打拼得千万资产,还找到失散33年的母亲,今日回乡认亲

“野孩子”12岁辍学打拼得千万资产,还找到失散33年的母亲,今日回乡认亲

极目新闻
2025-09-19 20:42:16
欧美语言繁琐原因:被隐藏的太深,难怪中式英语大受欢迎

欧美语言繁琐原因:被隐藏的太深,难怪中式英语大受欢迎

百家杂评
2025-09-09 07:34:06
9月上海楼市破了个纪录

9月上海楼市破了个纪录

科学发掘
2025-09-19 15:13:49
iPhone17价格雪崩黄牛痛哭!电商补贴"屠杀"暴利,苹果神话破灭?

iPhone17价格雪崩黄牛痛哭!电商补贴"屠杀"暴利,苹果神话破灭?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7 20:05:30
多国损失高达百亿,联合要求中国废除禁令,温铁军:这还轮不到你发言

多国损失高达百亿,联合要求中国废除禁令,温铁军:这还轮不到你发言

时尚的弄潮
2025-09-19 11:38:16
关晓彤被前助理爆黑料!阿瑟有苦说不出!

关晓彤被前助理爆黑料!阿瑟有苦说不出!

八卦疯叔
2025-09-19 15:00:02
挑衅李元霸的八个人,罗成被一锤震断枪,秦琼为何能接四十回合?

挑衅李元霸的八个人,罗成被一锤震断枪,秦琼为何能接四十回合?

北梦一
2025-08-15 21:52:49
意外?朝鲜计划去日本参加亚运会!日本政府原则上禁止朝鲜人入境

意外?朝鲜计划去日本参加亚运会!日本政府原则上禁止朝鲜人入境

念洲
2025-09-19 07:47:51
詹姆斯:我肯定不会再打23年,退役那天总会来只是现在还没到

詹姆斯:我肯定不会再打23年,退役那天总会来只是现在还没到

懂球帝
2025-09-19 08:07:08
688038,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688038,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09-19 20:20:17
一个很绝的写作手法:去过滤词

一个很绝的写作手法:去过滤词

许天TALK
2025-09-18 12:11:02
林志颖妻子晒180大儿子,首次回应10年不让Kimi露脸,不是长得丑

林志颖妻子晒180大儿子,首次回应10年不让Kimi露脸,不是长得丑

广西阿妹香香
2025-09-19 21:17:24
终于来了!央视40集谍战大剧将袭,于和伟、吴越领衔,有爆款潜质

终于来了!央视40集谍战大剧将袭,于和伟、吴越领衔,有爆款潜质

银河史记
2025-09-19 21:30:34
女子200米:杰斐逊-伍登21秒68夺冠,成为本届世锦赛双金王

女子200米:杰斐逊-伍登21秒68夺冠,成为本届世锦赛双金王

懂球帝
2025-09-19 22:06:26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做到“胸中有数”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做到“胸中有数”

政知新媒体
2025-09-19 12:23:50
罗永浩输了,人已在香港

罗永浩输了,人已在香港

石场阿鑫
2025-09-18 18:37:45
深圳核心区放开限购?官方辟谣

深圳核心区放开限购?官方辟谣

界面新闻
2025-09-19 20:10:27
林生斌现状:定居澳洲悉尼富人区,儿女双全,现任是前公司员工

林生斌现状:定居澳洲悉尼富人区,儿女双全,现任是前公司员工

银河史记
2025-09-03 13:38:27
刚警告完中国,内塔尼亚胡就收到坏消息,中国的好兄弟先出手了

刚警告完中国,内塔尼亚胡就收到坏消息,中国的好兄弟先出手了

面包夹知识
2025-09-19 18:52:24
2025-09-19 22:35:00
极目新闻 incentive-icons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316367文章数 9386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男子25万盖一栋三层楼房 房子还没建好成全村人"笑话"

头条要闻

男子25万盖一栋三层楼房 房子还没建好成全村人"笑话"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旅游
时尚
家居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教育要闻

2025上经贸主要生源来自哪些高中?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推广中奖名单-更新至2025年9月8日推广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