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郑强教授被问:你拿到2300万的科研经费,为何天天在做演讲?

0
分享至

有一次,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一位听众忍不住举手提问,带着些许质疑的口吻说:“郑教授,您每年拿着2300万的科研经费,为什么总是跑到讲台上做演讲?难道这些钱就花在了您做演讲上吗?”



这个问题一问出口,大家都紧张地看着郑强教授,似乎在等待他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可是郑教授并没有生气,也没有回避这个问题。

他笑了笑,毫不避讳地说:“你的问题问得非常好,很多人都好奇这个问题,今天我就直接给你们一个答案。我拿这个经费到底做了什么?”

郑强教授的回应简直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直接把现场气氛拉到一个高点。



科研的背后

郑强教授是浙江大学的顶级学者,专攻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每天,他的工作都离不开这些看似枯燥的分子和公式,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却支撑着航空航天、精密仪器和高科技医疗设备的安全与稳定。

你知道吗?一个小小的高密度密封圈,虽然不起眼,但它的质量直接决定了飞行器能不能顺利发射,医疗仪器的检测数据是否准确。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部件,实际上可能决定一项技术的生死。



郑教授每年平均撰写33篇SCI论文,这个成绩,放在任何学者身上,都是骄人的成绩。

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够写出一篇论文并登上SCI期刊,已经足以证明这位学者非常出色了。

而郑教授一年写33篇,这说明他不仅仅是“做学问”,而是以极高的效率和深度,推动着学术的前沿。

但即便如此,很多人依然不明白高分子材料究竟是做什么的。

郑教授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打破了这个疑问:“比如一个小小的密封圈,大家可能看不出它的重要性,但如果它的密封性出了问题,火箭发射就会失败,精密仪器就无法精确测量数据。”

大家沉默了,似乎对高分子材料有了新的理解。

而郑教授还接着说:“这些科研成果,可不是说拿着钱就能做出来的。”



演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随着话题的深入,郑强教授更加激动了:“有些人羡慕我每年能拿到2000多万的科研经费,但他们不知道,我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

他指了指自己头上的白发,认真地说:“这些白发,就是我日复一日,埋头苦干的结果!”

“你看我在台上讲演讲、做分享,可能以为我轻松自在,但其实,当我走下讲台,我依然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来整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他一字一句地说:“别只是看我的演讲,背后每天12小时以上的工作,才是我能拿到这些经费的原因。”

此时,现场的气氛已经变得安静,提问的那位听众顿时无言以对。郑教授话语中的每一个字,仿佛都在提醒我们:光鲜的背后,绝不只是运气和偶然。



科研背后的付出与坚持

郑教授的一番话,让人感触颇深。作为一位资深学者,他的工作看似轻松,但背后却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

很多人只看到他站在讲台上风光的瞬间,却忽视了他为了科研成果付出的巨大努力。

在科研的道路上,郑强教授早已深知:“成功没有捷径。”

他没有用任何华丽的辞藻来包装自己,而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付出,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这些科研经费的背后,正是他对科学的执着和对社会的贡献。

有一个故事曾这样说过:有个工厂花50万请专家解决问题,专家只是轻轻松松拧了一个螺丝钉,问题就解决了。

有人不理解,觉得专家赚得太轻松了,然而专家却平静地说:“这不是简单的拧螺丝,而是我在无数次的尝试中积累的经验。”

郑强教授的“2300万”问题,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他今天站在讲台上演讲,不仅仅是为了传递知识,更是在通过自己的学术成就,回馈社会。

他的科研成果,不仅仅在实验室中存在,而是在整个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语

郑强教授的回答,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我们看到的,常常只是别人光鲜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们背后付出的无数心血。

科学没有捷径,成功也不会轻而易举。那些我们看似“轻松”的成就,背后往往有着无数次的失败和反复的努力。

所以,当我们看到别人比我们过得好,别急着羡慕。

成功背后,绝不只是运气,更是坚持与努力的结果。

也许,正如郑强教授所说:“你看我有白发,是因为我一直在为这份事业付出。”

每一份成功,都是无数个夜晚、无数个实验室日夜守候的结果。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贝克汉姆家陷僵局?大布提出和解条件:除非爸妈给老婆道歉!这...可能吗?

贝克汉姆家陷僵局?大布提出和解条件:除非爸妈给老婆道歉!这...可能吗?

英国那些事儿
2025-11-13 23:27:08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9 14:50:17
三人男篮江苏队不满判罚,四名队员全部被吹罚夺权离场直接判负

三人男篮江苏队不满判罚,四名队员全部被吹罚夺权离场直接判负

懂球帝
2025-11-13 21:02:14
“你家里人吃饭,你凭啥要我付钱”嫂子一句话让霸道小姑哑口无言

“你家里人吃饭,你凭啥要我付钱”嫂子一句话让霸道小姑哑口无言

广西秦胖胖
2025-11-12 22:02:25
血型决定癌症?最新研究发现:B型血患所有癌症的风险,都很低!

血型决定癌症?最新研究发现:B型血患所有癌症的风险,都很低!

艾米手工作品
2025-11-13 13:54:25
社评:对高市早苗错误言行的关注不应失焦

社评:对高市早苗错误言行的关注不应失焦

环球网资讯
2025-11-13 23:14:32
央视举办民间足球争霸赛:苏超、赣超、蒙超冠军等8队参赛

央视举办民间足球争霸赛:苏超、赣超、蒙超冠军等8队参赛

懂球帝
2025-11-13 11:12:07
继续硬刚,薛剑总领事再度发声,用实力告诉日本,阻挠统一的下场

继续硬刚,薛剑总领事再度发声,用实力告诉日本,阻挠统一的下场

通文知史
2025-11-13 21:00:02
钱再多有什么用?看完42岁蒋欣深夜崩溃大哭,中年剩女心凉一半

钱再多有什么用?看完42岁蒋欣深夜崩溃大哭,中年剩女心凉一半

原来仙女不讲理
2025-11-13 22:46:06
偷拍者的镜头精准无误!

偷拍者的镜头精准无误!

蜻蜓世音
2025-11-09 12:22:16
三天三金三纪录!这个07年出生的“小孩哥”,到底是谁?

三天三金三纪录!这个07年出生的“小孩哥”,到底是谁?

极目新闻
2025-11-13 21:35:28
记者:湖人曾给克莱开4年8000万美元合约,克莱因东契奇拒绝

记者:湖人曾给克莱开4年8000万美元合约,克莱因东契奇拒绝

懂球帝
2025-11-13 08:22:19
奉陪到底!联合国爆发激战,中方开始算总账,第一个就要收拾美国

奉陪到底!联合国爆发激战,中方开始算总账,第一个就要收拾美国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1-12 11:40:10
4.99万起?京东刚造的车把比亚迪看傻了……

4.99万起?京东刚造的车把比亚迪看傻了……

黑马公社
2025-11-13 10:21:20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书粉、演员粉、路人都沉默了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书粉、演员粉、路人都沉默了

八卦三缺一
2025-11-13 15:34:32
河南大范围雨雪要来了!-8℃!10级大风!将迎大风雨雪寒潮,注意添衣

河南大范围雨雪要来了!-8℃!10级大风!将迎大风雨雪寒潮,注意添衣

鲁中晨报
2025-11-13 16:35:13
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必须着眼国际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抢占先机

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必须着眼国际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抢占先机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11-12 15:09:26
简约时尚又有女人味的穿搭思路分享

简约时尚又有女人味的穿搭思路分享

美女穿搭分享
2025-11-12 18:17:13
漂亮女生不好养!43岁男子从月入5万沦为外卖小哥:钱被妻子花了

漂亮女生不好养!43岁男子从月入5万沦为外卖小哥:钱被妻子花了

诗意世界
2025-11-12 21:07:31
名记炮轰足协:愚昧!罪大恶极!制定恶规毁掉青训 宋凯维护错误

名记炮轰足协:愚昧!罪大恶极!制定恶规毁掉青训 宋凯维护错误

风过乡
2025-11-13 07:05:04
2025-11-14 00:03:00
河马牛
河马牛
娱乐天下
79文章数 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月产能突破百万片,中芯国际Q3净利增43.1%

头条要闻

美方回应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 中方表态

头条要闻

美方回应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 中方表态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本地
教育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华为Nova15系列:2.5D直屏+非全系金属中框,12 月不上线也等!

亲子要闻

宝妈垃圾赛道大避雷!见到赶紧跑!真的!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教育要闻

首批泰国铁道工程学生来昆学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