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就是劣势之下的战略退缩,技术竞争失败后的防御性手段。
此举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一脉相承,是气候政策的全面倒退。其实早在5月份,美国环保局(EPA)就起草了文件,拟取消燃煤/燃气发电厂的温室气体限制,理由包括“过度干预市场”和“化石燃料排放占比下降”。
7月4日,美国独立日当天,特朗普在白宫阳台发表演讲时,声称“从未见过中国建风力发电场”,并质疑中国风电设施的存在性。同时批评风力发电“破坏环境、成本高昂”,并强调相关设备“产自中国”。
他将风电描述为“无用且浪费资金”,把全世界吃瓜群众都给整懵圈了。截止2024年,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为1136GW,中国占比约45%。2024年全球新增装机117GW,中国贡献了近70%的新增容量。
为此,美国《赫芬邮报》及网友通过公开数据与图片证明: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全球第一,仅广东一省风电规模便超过美国三倍,且拥有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场。
面对世人皆知的事实,还敢如此睁眼说瞎话。我当时就觉得他肯定在憋啥大招,否则不会如此滑天下之大稽。没想到他要推翻的是一项运行了16年之久的基石性政策——2009年,EPA发布的《温室气体危害与成因调查结果报告》。
该报告认定,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对公众健康和福祉构成威胁,这一结论成为了《清洁空气法》规范电厂、汽车等关键行业碳排放的法律基础,系统分析了温室气体对气候、健康及农业、水资源等领域的风险与危害。
如果EPA撤销这一“危害认定”,那现行针对电厂、机动车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制将失去法理支撑,相关监管法规都可能被废除。届时,美国各产业就可以随意排放,从而降低美国能源成本。至于全球气候治理责任,美国人才懒得管呢!
这波操作可以充分说明美国已在新能源赛道上彻底躺平了。既然在新能源赛道上跑不过中国和欧洲,那就干脆把规则撕了,掀桌子不玩了。
其实,美国如果严格执行清洁能源转型,就必须需依赖中国设备,但高关税又推高了其本土新能源成本,比如光伏部件关税达60%。麦肯锡分析指出,高关税环境下,美国2035年太阳能装机量将比低关税前下降9%。
2024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占比全球85%,中企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等全产业链环节的全球占比均超过90%。2024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排名,中国企业包揽前十。
全球光伏企业前20强,17家中企上榜,欧洲2家,美国仅1家。此外,美国70%的电网设备已超30年历史,难以消纳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而美国财政又支撑不起电网升级改造,所以干脆放弃治疗算了。
如果严格执行清洁能源转型,美国汽车、能源等必须追加数百亿美元的环保设备投资。比如,通用汽车就曾因燃油效率不达标被罚数亿美元。这也是为啥特朗普政府要强推“大而美法案”,而民主党与马斯克则强力阻止。
因为“大而美法案”直接取消了此类罚款,大幅降低了制造业合规成本。相当于给传统石化能源和美国制造业松绑,让其完全没有环保成本。说到底就是牺牲环境发展经济,中低端产业再工业化,毕竟这玩意直接关系到“锈带”等关键选区。
总的来看,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时,已通过关税和贸易协议调整推动回流,但效果有限。所以,他在第二任期选择了强化制度工具箱,包括把企业税永久固化为20%,职业培训行政令和行业定向扶持等。
此外,特朗普政府拒绝在中国设定的新能源技术标准赛道上竞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如果继续任由全世界在新能源赛道上狂飙,让中国主导绿能经济崛起,以及绿色货币会从根本上动摇美元霸权根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
所以,美国解除排放限制,既是承认清洁技术竞争失利,也是主动拥抱化石能源比较优势。本质是以全球气候公域为代价,换取制造业成本喘息,但长期肯定会加剧美国在低碳时代的边缘化。
任何选择都要付出代价,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白嫖选项。选择躺平,代价就是穷得坦荡。选择高阶自由,代价就是低阶需求永久性透支。当人类站在能源革命的悬崖边缘时,历史将证明:“黑煤”只是权宜之计,“绿电”才是文明之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