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们精打细算过日子时,银行账户里的钱正悄悄“瘦身”。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五个月居民存款减少2.46万亿元,资金像退潮般涌向理财市场。截至6月底,银行理财规模飙升至31.3万亿元,同比增长近10%,一场静悄悄的“存款大搬家”正在上演。
而背后的推手,正是不断下探的存款利率。融360最新报告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银行定期利率已全面进入“1时代”,3个月期平均利率更是跌入“0字头”。
一、利率悬崖:全国性银行存款全景图
1、国有六大行
国有六大行(工、农、中、建、交、邮储)的利率整齐划一。其中,活期0.05%形同鸡肋,而整存整取利率分别为3个月0.65%、6个月0.85%、1年期0.95%、2年期1.05%、3年期1.25%、5年期1.3%。如果按本金10万元计算利息,六个存期的到期利息分别为3个月162.5元、6个月425元、1年期950元、2年期2100元、3年期3750元、5年期6500元。
唯一亮色来自邮储银行,它凭借下沉市场优势,6个月利率0.86%、1年期利率0.98%,领跑六大行,10万元存一年可多赚5元、30元。
2、股份制银行
12家股份行分化比较明显。第一梯队的渤海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3年和5年期利率均为 1.6%,是全国性银行中最高的,存10万利息分别为4800元、8000 元;1 年期都是1.15%,存10万利息为1150 元,比国有行多出200元。
第二梯队的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等,3年期1.3%,存10万利息3900 元;5 年期1.35%,存10万利息6750元,比国有行高但低于第一梯队。
最“保守”的招行,3年和5年期仍和国有行持平。值得注意的是,股份行的短期利率也更有优势。比如广发银行3个月 0.7%(利息175 元)、6个月 0.95%(利息475 元),比国有行分别多出12.5元和50元。如果资金使用灵活,选股份行的短期产品更划算。
二、存钱不是单选题,了解这些避坑指南
国有行由财政部或中央汇金直接控股,堪称“国家队”,哪怕遇到金融危机也能稳如泰山。而股份行虽然多数由国有资本主导,但部分银行无单一控制人,经营更灵活也意味着风险略高。不过大家不用担心:只要银行有“存款保险”标识,50万以内本息全额赔付。比如辽宁某村镇银行破产时,50万以内的储户都拿到了全款。
国有银行的"安全感"是有代价的,它们受监管更严格,利率调整滞后,但服务网点遍布城乡,适合需要随时取现的中老年群体。而股份制银行为了冲存款,常玩"利率+服务"组合拳:手机银行预约享加息、开卡送米面、推荐好友得红包……但这些优惠往往暗藏门槛——比如必须绑定工资卡、消费满额才能兑现。
除了搞清楚国有行和股份行的区别,普通老百姓在存钱时更要了解以下避坑指南:
警惕利率倒挂:3年期比5年期高的情况,本质是银行在“抢短期资金”。如果确定5年不用钱,不如分两笔存3年+2年,综合收益可能更高。
分散存款更安全:50万以上资金别全放一家银行。比如存60万,可以分成3家银行各20万,既能享受高息又能规避风险。
大额存单更香:20万起存的大额存单利率更高,比如某股份行3年期 1.8%,利息10800 元,遇到急用钱的情况还能提前转让减少损失。
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行,表面是银行缓解净息差压力的自救,深层却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经之路。当三年定存利率普遍跌破1.3%,固守存款等于放任财富缩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