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有些阶段特别容易生病,这可把妈妈们愁坏了。了解这些阶段,妈妈们就能提前做好准备,让宝宝少遭罪。
新生儿期:初来乍到的脆弱
宝宝刚刚出生,就像一颗娇嫩的幼苗。他们的免疫系统还不完善,就像一座还没建好防御工事的城堡,外界的病菌很容易乘虚而入。这个阶段,宝宝从妈妈肚子里温暖、无菌的环境来到复杂的外界,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比如,新生儿的皮肤很薄,防御功能差,一点点摩擦或者病菌接触,就可能引发皮肤感染。还有呼吸道,宝宝的鼻腔、气管都很狭窄,稍微有点分泌物或者受到冷空气刺激,就容易鼻塞、咳嗽。而且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也不好,天气稍微变化,就可能出现体温异常。妈妈们要格外注意宝宝的日常护理,像给宝宝洗澡时动作要轻柔,洗完及时擦干,避免着凉。接触宝宝前一定要洗手,减少病菌带给宝宝的风险。
6个月 - 2岁:免疫“青黄不接”
宝宝6个月以后,从妈妈身体里获得的抗体逐渐减少,而自身的免疫系统还在慢慢发育,就出现了免疫“青黄不接”的情况。这个阶段,宝宝开始添加辅食,接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感染病菌的机会大大增加。
比如说,宝宝开始吃辅食后,要是辅食添加不当,像食物不干净、种类不合适,就容易出现腹泻。宝宝还喜欢用手到处摸,然后再把手放进嘴里,手上沾的病菌就会进入身体,引发疾病。另外,这个阶段宝宝活动量增大,喜欢去人多的地方,比如游乐场,而人多的地方病菌也多,容易交叉感染。妈妈们要注意辅食的卫生和营养搭配,循序渐进地给宝宝添加辅食。带宝宝去公共场所时,尽量让宝宝避免接触脏东西,回来后及时洗手洗脸。
上幼儿园初期:集体生活的挑战
宝宝刚上幼儿园,进入集体生活,也是生病的高发期。在家里,宝宝接触的人少,环境相对单一。到了幼儿园,一下子要和很多小朋友相处,每个小朋友身上可能携带不同的病菌。
而且幼儿园的作息和家里不一样,宝宝可能不适应。比如午睡时间,有些宝宝在家没有午睡习惯,到了幼儿园强制午睡,可能会影响情绪和休息,进而影响免疫力。另外,幼儿园里小朋友之间难免会有亲密接触,像拥抱、共用玩具等,病菌就更容易传播。妈妈们在宝宝入园前,要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规律作息、自己洗手等。可以提前带宝宝去幼儿园熟悉环境,减少宝宝的陌生感和焦虑情绪,让宝宝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宝宝在这些阶段容易生病,妈妈们要多留个心眼,细心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做好日常护理和预防措施。只有妈妈们时刻留意,才能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些易生病的阶段,健康快乐地长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