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7月24日,印度驻华大使馆发布的一条微博瞬间点燃了中印外交话题的热度,印度将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
消息传出后,中国外交部迅速作出积极回应,称欢迎这一举措,并表示推动中印人员往来便利化,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可伴随这一看似友善姿态而来的,是一份堪称严苛的签证条件清单,门槛高到让人看了不禁无语。
这一波操作真是有些招笑,难道是怕咱们留印度不走了吗?
印度总理莫迪
旅游的诱惑不容忽视,但担忧的声音同样真实存在
消息发布之后,中国社交平台上关于“要不要去印度旅游”的讨论如火如荼。
有人早早翻出旅行攻略,幻想在泰姬陵前留个照片。
有人却摇头叹息,说免费都不敢去。
这种分歧背后,既有对印度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好奇与向往,也有对印度治安、卫生、服务水平的担忧和恐惧。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旅游资源非常独特了,这点儿应该承认。
![]()
印度泰姬陵
从孟买的摩登与混乱,到果阿邦阳光沙滩上的恣意与放纵,再到泰姬陵那抹神圣与宁静的白,印度不乏吸引全球游客的魅力。
据《孤独星球》评选,印度的瓦拉纳西、拉贾斯坦邦、喀拉拉等地连续多年上榜“最具文化魅力旅游目的地”。
曾几何时,中国游客是印度主要的亚洲客源之一,尤其是在2015至2019年间,中印互发签证数量一度攀升。
![]()
印度孟买
但若从风险角度讲,印度对外国游客其实并不友好。
多国外交部的旅行建议中均明确提到,女性单独赴印旅行需格外小心,特别是在夜间及偏远区域。
同时,印度街头扒窃、诈骗行为频繁发生,城市交通杂乱无章,公共设施老旧,旅游体验并非总是美好。
![]()
印度旅游是很危险的
此外,这次印度对华恢复旅游签证,看似是在向中国游客抛去“橄榄枝”,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他们设下的门槛,你绝对想不到有多离谱。
除了高额银行流水这一硬性指标,申请者还必须亲自前往北京、上海或广州三地递交资料。
甚至还不接受快递、不支持电子签、不接受中介机构代办。
这一套流程基本等同于部分西方国家对高风险国家旅客设定的入境审查标准,而中国显然并不属于这一范畴。
![]()
印度旅游签
此外,印度方面也未作出出签时间上的承诺。
这意味着,即便你符合所有条件,也可能“提交了申请,却永远没消息”。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4年中国发放给印度公民高达28万份签证,其中涵盖旅游、商务、留学、探亲等多个类别,可谓“毫不设限”。
两相对比,让人难免感受到印度此举背后的不对等与不信任。
![]()
中印关系
缓和信号是有的,但印度算盘也敲得很响
表面上看,印度恢复对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是两国关系回暖的一部分,这种判断并非没有根据。
自2024年10月中印两国领导人在喀山会晤之后,外交层级互动显著增多。
印度外长苏杰生、防长辛格等高级别官员接连访华,是五年来首次。
此外,2025年6月,印度香客朝圣路线正式恢复,中方安排香客前往西藏神山圣湖,这本身已是一种积极回应。
印度朝圣路线恢复
而中印双方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机制下的协调合作,也为缓解边境紧张积累了基础。
但这些信号之下,印度的算盘也清晰可见,尤其是这次恢复签证时间点的选择非常耐人寻味。
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华政策突然转向温和,而中印两国贸易额自去年以来却持续回升。
印度不得不重新思考其在中美之间的“游走战略”是否还能继续奏效。
![]()
莫迪和特朗普
此外,美国与印度之间的关税谈判在农产品、奶制品等领域陷入僵局,使得印度在西方阵营中博弈的空间愈发收紧。
此时选择对中国“示好”,既可作为外交筹码,也可缓解因长期限制签证而招致的负面舆论。
该合作的时候合作,该设防的时候设防,站在印度人的角度来看,这的确没什么问题。
![]()
莫迪
打几个比方,这次印度放开的是旅游签,但其他类型签证依旧维持高审查,而留学生、记者之类的职业则至今仍未恢复签证正常化。
还有就是中印直航至今未复航,仅仅停留在“双方正在沟通”的层面。
更别说,在印中国企业长期面临不公平对待。
从投资审查到商业壁垒,从项目审批到税务政策,层层设防让不少中企止步于印度市场之外。
印度旅游部长曾在一次公开场合表示,“我们希望中国游客到来,但也希望他们遵守印度文化。”
印度旅游和文化部长 马赫什 夏尔马
这句话听上去并无恶意,实则反映出印度对外来游客的不安全感和文化防御心态,而这种心态正是当下中印互信不足的一个缩影。
从结果上看,印度恢复旅游签证是值得肯定的一步,但这远不足以弥补过去五年因人员交流中断所产生的隔阂。
但旅游签证的本质不应成为“测试对方诚意”的工具,而应是两国民间沟通的桥梁,是增进理解与好感的通道。
印度民众
如果将开放旅游签证当成一种外交施压的筹码,或是在表达“我们掌握主动权”的姿态,那么最终受损的,只会是本国旅游业与国际形象。
所以,印度此刻应清醒地意识到,旅游签证不是什么“慈善发放”,更不是“面子工程”,它关乎的是一国对他国民众的态度。
若印度不能摒弃傲慢、改变观念,任由自大心理主导对外策略,那么终将自我封闭、自我孤立,错失的不仅是游客,更是合作机遇。
![]()
莫迪
结语
中印两个东方文明古国,一个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市场,彼此间拥有的联系远不止政治、经济层面。
印度恢复对华旅游签证,无疑是一道重新敞开的门,但要真正迎来宾客,这道门后就不能设下高墙。
愿这次开启,不是一次政治姿态,而是真正通向理解与合作的开始。
也愿中印之间,不再你高我低、你疑我拒,而是彼此尊重、携手并进。
唯有如此,“龙象共舞”的图景才不至于沦为纸上谈兵。
信息来源:印度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 外交部回应
央视新闻2025-07-23
![]()
信源截图
信息来源:印度对华签证的门槛还是太高了
环球时报 2025-07-24
信源截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