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小两口一直怀不上?到底是谁的问题?

0
分享至

哎,就怀孕这件事。
真的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打开红色软件,看着不孕姐妹们的分享,那种焦躁、失望和迷茫感 扑面而来……




“为什么偏偏是我?”
关于这个问题,《机智的医生生活》剧里,医生是这样对一位习惯性流产的姐妹解释的:
“流产不是一种疾病,产妇你也没有错,这是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事情,这一次我们查清了原因,小心防范,好好治疗,也可能收获好的结果。”
是的啊,随着各种就业压力、环境恶化、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不孕,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
据统计,在我国不孕率高达10~15%,也就是说,每8对夫妻就有一对是不孕不育。在换句话说,这的确也是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事情。



只不过,因为生育的特殊性,当不孕发生时,往往不只是不孕本身,而是夹杂着生活的破碎、自我的怀疑、不孕的耻感以及对它的不了解,进而,会导致不孕夫妻往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弯路和才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助孕。
今天,小橄榄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不孕症及解决的方法。
1、什么是不孕症?
在医学上,一对夫妻同居一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没有采用任何避孕措施而不能生育,就称为不孕症。现阶段不孕的定义还扩展到虽然能正常怀孕,但因为反复流产或宫外孕而无法获得正常孩子的夫妇。
2009年“中国国际不孕不育高峰论坛”发布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查统计,该结果显示:婚后一年不孕不育发病率为10%,两年不孕不育发病率为15%,在不孕不育就诊的人群中,以25~30岁人群占比居高,不孕不育呈年轻化趋势。



Uptodate上数据显示,80%~90%的夫妻在试孕12个月内受孕,但是生育能力随时间进展逐渐下降。
2、影响生育力的相关因素
你知道哪些因素可能会导致生育力下降吗?
(1)年龄
女性的生育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降低,研究显示女性的生育高峰期在20~24岁,一直到30~32岁依然相当稳定,但到了35岁以后开始呈断崖式下降。

(2)时间
虽然有些夫妻可能备孕一年没有怀上,但可能身体没有实质性的问题,只是受孕力较为低下,需要多次试孕。据统计,一年内有86%的备孕夫妻成功怀孕,两年内有95%左右,不过再随着时间的延长,受孕力会逐渐降低 。
(3)体重
体重过低或过重,都可能导致不排卵及不孕症,因此保持正常的体重,对女性的生理周期及生育能力都十分重要。
还有一些比如多次人流史、过量烟酒、长期暴露在辐射环境中、心里压力过大等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女性的生育。



3、备孕超过一年,应该怎么办?
优先应该做的,就是寻找不孕病因。
说到不孕病因,大多女性会先联想到自己,独自去医院做全方位的筛查。其实,我们更建议让男方优先检查。因为男方检查较女方检查比起来,更加轻松无创,更快查明结果。
而且,不孕并非只是女性的原因,在引起不孕症的因素中,女方因素占40~50%,男方因素占30%~40%(还有10%~15%的不明原因)。



比如常见的排卵障碍包括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等,约占女性不孕原因的25%~30%。除此以外,还有输卵管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生殖道畸形以及生殖道肿瘤等因素导致的盆腔病变,约占女性不孕原因的30%~40%。
男方则主要是各种生精异常或排精障碍,比如少弱畸精子、或性功能障碍等因素。
找到不孕的病因后,再根据自己的的年龄或卵巢功能/生育意愿等作出相应的治疗。
4、怀不上就一定要做试管婴儿?
不一定。试管只是众多助孕方式中的其中一种,还有手术治疗、监测排卵、指导同房、人工授精等都是帮助怀孕的方法。
但到底哪一种更适合你,是需要医生结合你的情况综合评估的。打个比方,假如你今年38岁,原发不孕+双侧输卵管堵塞,那么医生可能会建议你直接考虑试管助孕。但假如你今年25岁,同样的情况,医生可能会先建议你复通再尝试自然备孕。
总之,方法不对,努力白费。大家一定要记住,找准病因,再结合自己的卵巢功能,寻求医生帮助才能尽早怀上宝宝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实地探访西贝线下门店,饭点高峰期没人就餐,多年老粉选择退卡

实地探访西贝线下门店,饭点高峰期没人就餐,多年老粉选择退卡

娱小北
2025-09-18 17:10:21
深圳核心区放开限购?官方辟谣

深圳核心区放开限购?官方辟谣

界面新闻
2025-09-19 20:10:27
善恶终有报,狂妄自大的“盲人”歌手杨光,终究付出了惨痛代价

善恶终有报,狂妄自大的“盲人”歌手杨光,终究付出了惨痛代价

萧嚉影视解说
2025-08-21 17:55:55
山东入室抢婴案宣判1死缓2无期,姜甲儒父亲:将抗诉,希望被告死刑立即执行

山东入室抢婴案宣判1死缓2无期,姜甲儒父亲:将抗诉,希望被告死刑立即执行

封面新闻
2025-09-19 18:37:04
67-62,辽宁队击败新疆队,三巨头合砍40分,崔万军拿下开门红!

67-62,辽宁队击败新疆队,三巨头合砍40分,崔万军拿下开门红!

体坛小快灵
2025-09-19 10:06:06
案例:湖南女护士被执行死刑,行刑时回头质问武警,让他当场崩溃

案例:湖南女护士被执行死刑,行刑时回头质问武警,让他当场崩溃

星宇共鸣
2025-09-17 17:58:03
在金正恩的治理下,去平壤高级饭店吃一碗冷面,需要花多少钱?

在金正恩的治理下,去平壤高级饭店吃一碗冷面,需要花多少钱?

明史专家
2025-09-17 19:49:48
北京电影家协会发布致歉声明

北京电影家协会发布致歉声明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09-19 13:23:43
上海大叔55岁未婚,住垃圾堆却要穿名牌,打开冰箱后才知啥叫生活

上海大叔55岁未婚,住垃圾堆却要穿名牌,打开冰箱后才知啥叫生活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9-08 23:20:45
赵睿离开新疆队!阿不都沙拉木终于说出心里话,说得很实在

赵睿离开新疆队!阿不都沙拉木终于说出心里话,说得很实在

球哥评球
2025-09-19 12:37:18
国内暂无解药!死亡率接近100%!医生开出4瓶白酒救湖北小伙一命

国内暂无解药!死亡率接近100%!医生开出4瓶白酒救湖北小伙一命

朗威游戏说
2025-09-16 11:49:08
这一次,西贝贾国龙一反常态,罗永浩的一句话,给了他最后的体面

这一次,西贝贾国龙一反常态,罗永浩的一句话,给了他最后的体面

小丸子的娱乐圈
2025-09-16 19:34:53
生态环境部发布会上提到广东这条河,督察助力黑臭河变生态河

生态环境部发布会上提到广东这条河,督察助力黑臭河变生态河

南方都市报
2025-09-19 14:53:14
枯草堆里的那个下午,藏着我们最炽热的青春

枯草堆里的那个下午,藏着我们最炽热的青春

青苹果sht
2025-09-18 05:50:02
短短7天!金发科技市值突破620亿!宇树科技将上市,金发会突破1000亿?

短短7天!金发科技市值突破620亿!宇树科技将上市,金发会突破1000亿?

新浪财经
2025-09-19 17:22:23
唏嘘!全红婵被体型反噬,博主:大概率半退役,陈芋汐未来天花板太高

唏嘘!全红婵被体型反噬,博主:大概率半退役,陈芋汐未来天花板太高

小椰的奶奶
2025-09-18 08:09:46
美国就算一动不动,中国20年也追不上?九三阅兵后,局势已被改写

美国就算一动不动,中国20年也追不上?九三阅兵后,局势已被改写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09-10 10:41:55
直击iPhone 17开售首日: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有黄牛加价500元收购Max 256G版本

直击iPhone 17开售首日: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有黄牛加价500元收购Max 256G版本

澎湃新闻
2025-09-19 09:46:27
王朔:越没本事的人越喜欢学人情世故,酒桌怎么敬酒,怎么发烟

王朔:越没本事的人越喜欢学人情世故,酒桌怎么敬酒,怎么发烟

清风拂心
2025-09-19 14:15:05
半夜雨大!海上“三台共舞”!最新预报:“桦加沙”或给上海带来明显降水,影响时段→

半夜雨大!海上“三台共舞”!最新预报:“桦加沙”或给上海带来明显降水,影响时段→

鲁中晨报
2025-09-19 15:33:10
2025-09-19 22:03:00
橄榄树生命育儿专家
橄榄树生命育儿专家
专注生殖育儿领域普及备孕孕期
1689文章数 8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每年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新规出台

头条要闻

男子25万盖一栋三层楼房 房子还没建好成全村人"笑话"

头条要闻

男子25万盖一栋三层楼房 房子还没建好成全村人"笑话"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时尚
艺术
旅游
家居
健康

推广中奖名单-更新至2025年9月8日推广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