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现象:那些在公司工作了10年以上的老员工,即便偶尔表现不尽如人意,公司也很少轻易辞退他们。这背后并非单纯的“人情世故”,而是藏着法律、成本和现实利益的多重考量。
一、《劳动法》对工龄长的员工有保护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有权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这意味着公司不能像对待固定期限合同员工那样,合同到期就自然终止劳动关系。
如果公司想辞退这类员工,必须满足严格的法定条件,比如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等。若没有合法理由强行辞退,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获得2N(N为工作年限)的赔偿金。
对于工作10年以上的员工来说,这笔赔偿金往往数额比较大,公司权衡之下,会选择继续留用老员工。
二、辞退成本太高
除了可能面临的赔偿金,辞退老员工还可能产生一系列隐性成本。
老员工通常熟悉公司业务流程、客户资源和内部运作模式,他们的离开可能导致工作衔接断层,影响团队效率。
尤其是在一些技术岗位或核心岗位,老员工积累的经验难以在短期内被新人替代,公司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招聘、培训新人,才能填补空缺。
今年网上流行一句话:“裁员裁到大动脉”,就是指把有经验,在公司关键岗位的员工裁掉了,结果对公司的运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此外,老员工在公司多年,往往与同事建立了深厚的关系,他们的突然离开可能影响团队士气,甚至引发其他员工的不安情绪。
![]()
三、裁老员工还有一些隐形风险
老员工在公司工作时间长,对公司的历史问题、内部管理漏洞等情况往往比较了解。
如果公司在辞退过程中处理不当,引发劳动纠纷,老员工可能会掌握更多对公司不利的证据,增加公司在仲裁或诉讼中的败诉风险。
而且,一旦纠纷闹大,还可能对公司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给外界留下“苛待老员工”的印象,进而影响公司的招聘吸引力和社会评价。
![]()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10年以上的老员工就拥有了“铁饭碗”。
如果老员工确实无法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岗后仍不能达标,或者存在严重违纪行为,公司依然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但相比辞退新员工,辞退老员工需要公司更加严谨地走流程、留证据,确保每一步都符合法律规定。
对普通打工人来说,了解这些背后的逻辑,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权益。
工作满10年不仅是资历的证明,更是法律赋予的一层保障。
而对公司而言,与其纠结“不敢辞退”,不如通过合理的绩效管理、职业发展规划,激发老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的经验和价值继续为公司创造财富——这才是双赢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