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世界中充斥着海量信息,其中各类旅游资讯正持续吸引着全球游客的目光。特别是后疫情时代,人们仿佛开启了"补偿性"旅行模式。
作为亚洲重要经济体,日本每年都会迎来大量国际游客。2025年第一季度,日本接待外国游客人数创下新高,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54万人次。
![]()
同期韩国接待量仅为430万,不到日本半数。虽然中国接待游客数量同样可观,但最终结果却出乎意料。
![]()
日本的"吸客密码"
日本2025年旅游市场的强势表现并非偶然,持续走弱的日元汇率意外成为重要推手。
1054万人次的季度游客量不仅刷新了最快破千万纪录,更带来惊人的消费数据:三个月内,外国游客总消费额高达2.27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8.4%。
![]()
日元贬值相当于向全球游客发放无形折扣券,欧美游客持美元欧元入境日本,购买力瞬间提升30%,难怪银座奢侈品店前排起长龙。
真正核心优势蕴藏在细节之中,当奈良公园的梅花鹿突然叼走游客手中的仙贝时。
![]()
当大阪道顿堀章鱼烧摊前排起各国游客长队,当新干线在三小时内将游客从东京银座的繁华商圈送达京都金阁寺的古典庭院。
这种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独特体验,才是日本旅游真正的致命吸引力。
![]()
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系统如同精密仪器,东海道新干线日均运送16万人次,让清晨观赏富士山雪景、中午品尝神户牛肉的行程成为日常。
更深层的吸引力来自文化软实力,《千与千寻》油屋原型松本城、《名侦探柯南》通天阁取景地,日本动漫将旅游地标深深植入全球观众记忆。
![]()
秋叶原动漫店内的法国cosplayer、伏见稻荷大社举着《艺伎回忆录》剧照打卡的美国情侣,都在印证着,文化输出才是最强大的旅游宣传。
不过当日本沉浸于动漫红利时,邻国韩国已亮出更具区位优势的王牌。
![]()
![]()
韩国
韩国一季度430万外国游客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这一亮眼成绩背后,是一套精心设计的双轨策略。韩国政府深知中国游客的重要性,果断推出"免签政策"。
2025年第三季度起,对中国团体游客实施短期免签措施。这既是对2024年底中国对韩游客单方面免签的友好回应,更是对旅游市场的精准把握。
![]()
韩国央行研究显示,2019年中国游客人均消费已高达1689美元,远超美日游客;每新增百万中国游客,可直接提升韩国GDP增速0.08个百分点。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游客人均信用卡消费达88.9万韩元,是日本游客的1.5倍。
![]()
市场推广同样如火如荼。首尔、釜山等城市旅游部门主动出击,在北京、杭州等地举办路演;中国吉林、上海则赴韩展示文旅资源。
2025年6月,上海与首尔文旅企业座谈会成功举办并签署合作备忘录,中韩旅行社、航司深入对接入境游、邮轮经济等合作需求,双边旅游热度持续升温。
![]()
一季度112万中国游客访韩,同比增长130.7%。同时,中国对韩单方面免签政策延长至2025年底,涵盖旅游、商务、探亲等事由,中国市场已跃升为韩国民众海外游首选目的地。
就在日韩各展所长吸引客流之时,中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加速破局。
![]()
![]()
中国
面对国际游客争夺战,中国的举措可谓力度十足。从2013年推出的144小时过境免签,到2024年12月延长至240小时的宽松政策,甚至催生了出境绕行再返回的新型旅游模式。
成效立竿见影,2024年全年接待入境游客同比激增96%,总消费额达942亿美元。然而中国一季度921.5万的游客数量,仍比日本少百万级差距。
![]()
不过作为中国门户的上海,依托都市型、综合性、国际化的定位,配合乐高乐园等新地标,正吸引众多外国家庭深度体验中国城市魅力。
2025年上半年接待入境游客415.8万人次,增长37.6%。其中韩国游客42.4万人次、泰国游客25.4万人次,在免签政策推动下,日韩游客快速回流。
![]()
携程数据印证了趋势变化,上半年韩国入境游订单量翻番,上海占比25%-30%,同时更多订单流向中国其他城市,外国游客探索中国的脚步正走向纵深。
部分国际游客仍受西方媒体片面报道影响,对中国存有认知偏差;东京等国际都市在旅游服务成熟度上仍有其优势。
![]()
但中国旅游业正以组合拳加速破局,持续优化的免签政策、提升支付与语言便利度、增强特色文旅产品供给,既服务游客,也向世界传递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数据差距是现状,却并非终局。
![]()
当1054万、430万与921.5万这三组数字并列,东亚旅游版图的竞争性与多样性跃然纸上。日本依靠文化渗透与高效基建稳固其流量王者地位。
韩国以灵活的签证政策和对华市场的深耕实现快速复苏;中国则依托持续深化的开放政策,推动入境游进入强劲增长通道。
![]()
差距反映的并非优劣,而是各具特色的文旅发展模式。中国虽暂居第二,但其政策红利释放、文旅资源深度开发、国际形象的真实重塑,正汇聚成一股不可小觑的上升势能。
随着签证便利化、支付国际化、服务精细化持续推进,中国旅游业从慢热到爆款的蜕变路径日渐清晰。
![]()
游客用脚步投票,最终指向一个更开放、更互联的亚洲,旅游这场没有输家的竞赛,终将让文明在流动中彼此照亮。
主要信源
今年一季度1.63亿人次出入境 入境旅游持续火热——央广网2025-04-16今年前三月访日外国游客数量突破1000万,为史上最快纪录——新浪财经2025-04-16对中国团体游客长期免签?中韩旅游市场潜力或将继续释放——观察者网2025-07-07韩国要对中国团体游客免签?韩国学者这样说——东方财富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