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小卡片关注一下,记得星标!
我是槽三刀,一个喜欢吐槽的布衣青年!
近日,上海和平饭店一杯可乐卖50元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7月20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其在和平饭店点单后,服务员当面将一罐市售约3元的330毫升罐装可口可乐倒入杯中,收取50元费用。
饭店工作人员回应称,可乐、雪碧均为50元/罐,与市面产品无差异,依云矿泉水750毫升售价90元,且所有消费需加收服务费(比例未公开)。
此外,顾客若自带酒水需支付300元开瓶费。
上海市黄浦区市监局明确表示,该定价属于市场调节价,商家享有自主定价权,只要明码标价且消费者自愿购买即合法。
然而,这一事件仍引发争议:
一方面,部分消费者认为,50元售价较成本溢价超1500%,且服务员仅完成倒罐动作,未提供差异化服务,溢价合理性存疑;另一方面,支持者认为和平饭店作为百年历史地标,其品牌价值、外滩景观及高端体验构成合理溢价,消费者可“用脚投票”。
法律界人士指出,商家需提前明确告知服务费及开瓶费细则,否则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目前,和平饭店暂未调整定价策略,市监部门未进一步干预。
三刀认为,商家有权自主定价,明码标价且自愿购买就合法。
这话虽然听着没毛病,但它就像一根针,刺破了老百姓心里那层“公平”的窗户纸。
不可否认,高端场所的溢价本就包含场景价值,就像泰山山顶的矿泉水卖10元,没人会较真成本,因为运输、人力都是实打实的开销。
可问题的关键,从来不是“高端场所该不该溢价”,而是“为什么有的溢价被捧为‘市场规律’,有的溢价却被斥为‘哄抬物价’”。
就像菜农1.5元进的芹菜卖2元,罚了几万;超市1.2元进的土豆卖2元,罚了30万了。
这些民生商品的涨价,理由被定性为“扰乱市场秩序”,可和平饭店的可乐溢价1500%,却成了“明码标价即可”。
合着物价局是“管小不管大”,专盯挑着担子的,不敢碰镶着金边的。
这种双标,戳中的正是百姓对“规则公平”的朴素认知。
当然,我们也不是不懂“一分钱一分货”,我们也懂景区的水贵、机场的饭贵,但这些场景里,很少有人会像对和平饭店这样在意。
因为和平饭店的“溢价”,太直白太“不装”:服务员当着面倒罐,等于把“你花的钱里,几乎没有一分是可乐本身”这个事实,狠狠甩在消费者的脸上。
有人辩解:“民生商品和非必需品不一样,粮食蔬菜是刚需,必须管;可乐不是刚需,嫌贵可以不买。”
这话在理,可“刚需”的边界,真的这么清晰吗?
这种“被绑架的消费”,和农民不得不买种子、市民不得不买蔬菜,本质上有多大区别?
说到底,大众愤怒的,不是50元的可乐,而是“规则跟着身份变”的无力感。
就像有人感慨:“穷人买根葱都要货比三家,富人花50买杯可乐却被赞‘有档次’——这不是市场自由,是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各用各的规则。”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可以不去和平饭店,但他们绕不开菜市场、绕不开超市。
然而,遗憾的是。
这些地方的定价权牢牢攥在“不能贵”的规则里,另一些地方却可以“想多贵就多贵”,这种割裂感,总会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除此之外,“商家有权自主定价”本身没错,可当这句话和“土豆涨价被罚30万”放在一起,就显得格外刺耳。
不是说市监局错了,而是在大众眼里,监管者本该是“天平”,定价可以有高低,但规则的尺子,该量得一样齐。
或许,这才是百姓真正想要的“公平”。
请【 点赞 】,点【 在看 】,把文章【 转发 】给您身边的人,谢谢!
微信最近更新规则啦,只有星标这个公众号的读者,才能看到正常的内容更新。记得:点公众号头像图标—点右上角“...”—点“设为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更新啦~
点击上方小卡片关注一下,记得星标!
谨防失联,可关注下面小号
郑重声明:
文章素材来自官方媒体,作为自媒体创作者,始终本着客观、理性的态度进行时事的相关评论,无不良舆论引导。
此外,对于事件的真实性,自媒体创作者很难把控,所以也请大家理性阅读。
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