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双节同庆。在国庆欢歌、中秋团圆的美好时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倡导健康、理性和环保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者度过平安、舒心、欢乐的假期,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联合发布中秋、国庆双节消费提示。
一、正确选购时令食品,切实保障饮食安全
消费者购买月饼等时令食品,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仔细查看包装上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出产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拒绝购买“三无”食品、“山寨”食品。购买大闸蟹等生鲜食用农产品,应选择商超、农贸市场等正规渠道,查看食用农产品的名称、产地等信息;网络购买的建议当面验收。理性看待宣称新式食材、新工艺的“网红月饼”等新产品,自觉抵制“天价”月饼、“天价”茶叶及其他过度包装商品,尽量选择包装简约适度的产品。
双节期间外出就餐人流多,消费者应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食品安全管理较规范的餐饮场所。若选择食用凉菜、生腌等冷、生食类食品,应注意查看商家是否有相关经营资质和项目;若采用网络订餐,除关注菜品评价外,还要查看商家证照信息、店铺评价等信息。
此外,不购买和饮用来历不明的泡制酒,不食用野生蘑菇、河豚等可能具有毒性或寄生虫的食品,切实把饮食安全放第一。
二、合理安排假期出行,注意规避旅游陷阱
双节长假出行需求集中,建议消费者提早规划行程,合理选择旅游目的地。预订酒店时务必通过正规平台或官方渠道,仔细核实酒店地址、营业资质和用户评价,警惕“幽灵民宿”等以虚假信息招揽顾客,必要时提前与商家沟通确认具体位置。
选择旅行社和旅游产品时,应核实其经营资质,警惕宣传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仔细审核合同中的行程安排、服务标准与违约责任等内容。谨防导游或旅行社诱导绕过平台私下交易,所有费用均应通过正规渠道支付并索取凭证。出行前请确认目的地场馆、景区的预约规则,提前完成预约,避免现场无法进入。
理性购买文创产品,注重文化内涵而非炒作溢价。自驾出行的消费者,尤其是驾驶新能源车辆时,建议提前规划充电方案,了解沿途及目的地的充电设施分布,减少续航焦虑。
三、正确使用特种设备,时时筑牢安全屏障
节假日期间,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等特种设备进入高频率使用期。消费者在车站、地铁、机场和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乘坐电梯,不要拥挤,应听从有关人员指挥和疏导。携带轻便行李物品的乘客,可以选择搭乘自动扶梯。携带大件行李、婴儿车、手推车或行动不便的乘客,请乘坐垂直电梯,以防行李滑落导致人员受伤或滑轮卡住梯级,影响扶梯的安全运行。老人、儿童建议在家人陪同下乘坐。若遇垂直电梯发生故障,应利用报警按钮或电话呼救等待救援,切勿强扒门盲目自救造成人身伤害。若遇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发生紧急情况则按出入口处红色标志“急停”。
乘坐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时,应先阅读乘客须知,孕妇或身体不适、身高年龄受限者不宜乘坐。不要乘坐未经检验、检验不合格或者超期未检的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
四、理性选择文娱体验,注重安全与实效
节假日期间,各类沉浸式展览、演出、剧本杀以及解压疗愈等文娱体验活动增多。消费者在选择时:
一要注意安全。提前了解场馆设施条件、应急疏散通道和安全措施,选择资质齐全、环境安全的场所。参与沉浸式互动项目时,务必遵守活动规则,尊重工作人员指引,避免危险行为。
二要理性消费。面对解压玩具、陪聊服务、心灵疗愈等新兴消费形式,务必保持谨慎。慎重选择陪聊、疗愈等服务,警惕夸大宣传和高额套餐,防范“情感营销”误导和潜在诈骗风险。购买解压玩具需查看产品标识,避免选择“三无”及有刺激性气味的产品;开展“情绪消费”要避免通过私人转账渠道交易,确保资金安全。
三要注重实效。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情绪消费”服务,勿盲目跟风。
五、警惕预付式消费,防范资金安全风险
节假日期间,美容美发、健身、教育培训、洗车等服务行业通常会加大预付式消费的促销力度。消费者在选择此类消费时务必保持谨慎:
一是要警惕高额折扣诱惑,切勿因优惠冲动而进行大额充值;
二是充值前应认真核查经营者的营业执照、经营状况和市场口碑,优先选择证照齐全、品牌连锁、经营时间长的商家;
三是避免一次性充值过大金额或购买服务周期过长的套餐,降低商家经营不善倒闭而造成经济损失;
四是务必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明确约定服务项目、价格标准、有效期限、退转卡条件、违约责任等关键内容,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六、认准放心消费商家,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双节期间,恰逢2025年“3·15金秋购物节”公益活动盛大举行。广大消费者可优先选择悬挂“3·15金秋购物节”和“放心消费承诺”标识的商家进行消费,乐享“品质保证、诚信保证、维权保证”,以及线下无理由退货等一系列优质优价的商品与服务。
此外,消费过程中应主动索取并保存合同、票据、支付记录等证明材料,留存电商平台的交易记录、电子支付截图、线上聊天记录、录屏录像、电子合同等。如发生消费纠纷,可先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拨打当地12315、12345热线或向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属地消费者组织投诉,也可以上广东消费维权网或广东消委会微信公众号向广东省消委会投诉反映。
我们呼吁广大经营者: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做到明码标价、诚信经营,不得虚假宣传、过度包装或设置消费陷阱,共同营造安全、便利、诚信的节日消费环境,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庆 通讯员:粤消宣
(来源:广州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