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考地理轮微专题18人口新问题

0
分享至

考点要求

年份

命题统计

命题情境和角度

人口新问题

2024

天津,11-12题,6分

以我国“六普”“七普”人口流入规模前10名的城市为情境

通过人口流入规模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湖南,4-5题,6分

以2020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的测算结果与统计结果创设探究情境

通过统计图表考查人口数量、结构变化及其原因

2023

辽宁,1-2题,6分

以2011-2018年我国中小城市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为情境

通过人口流动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山东,3-5题,6分

以我国某地级市202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为情境

通过常住人口数量变化考查人口迁移特点和影响因素

海南,1-2题,6分

以1978-2018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中心迁移轨迹为情境

通过人口重心轨迹考查人口迁移特点和影响因素

河北,12-13题,6分

以1966-202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路径为情境

通过人口年龄结构考查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2022

江苏,16-18题,6分

以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为情境

通过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增长差异考查人口增长特点和人口分布

【命题趋势】从近几年高考真题看,对我国新出现的人口问题考查较多。

题型一 人口新问题

截至2024年底,中国总人口为14.08亿,比前一年减少了139万人。这是中国人口连续第三年下降。尽管2024年的出生人口略有增加,达到954万人,比2023年的902万人多了52万人,但这一微幅上扬并未能扭转人口总数下降的趋势。截至2024年底,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3.103亿,占总人口的22%。预计到2035年,这一比例将超过30%。老龄化社会对中国的养老金体系和医疗保健系统构成巨大压力。

思考:如何应对“少子老龄化”?

答案:全面提升人口素质,推动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变;

树立和践行积极老年观、健康老龄化理念,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如加大经济支持力度,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完善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加大文化支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加强医疗卫生支持,健全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完善代际支持,鼓励各地采取措施,支持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等模式。

典型例题:

(2024·天津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流动的规模和方向发生了新变化。下表为“六普”“七普”人口流入规模前10名的城市(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排名

“六普”

流入规模

“七普”

流入规模

1

890

深圳

715

2

深圳

776

广州

597

3

700

581

4

东莞

640

448

5

广州

464

397

6

409

杭州

323

7

佛山

349

320

8

304

300

9

256

254

10

宁波

190

佛山

230

1.表中城市“六普”和“七普”数据的变化能反映出( )

A.直辖市的人口流入规模总体扩大 B.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吸引力增强

C.长三角城市人口流入规模均减小 D.珠三角城市人口虹吸效应均增强

2.“七普”数据显示西安人口增加明显,推测与此关联度最小的是( )

A.落户政策放宽B.历史底蕴深厚

C.新兴产业发展D.市辖区域扩大

【答案】1.B 2.B

【解析】1.

2.

(2023·河北卷)人口年龄结构三角图适合刻画国家人口结构的演变路径。三角图中的点坐标记作(C,L,A),C、L、A分别表示少儿、劳动力和老年人的人口比重,且C+L+A=100%,如下图a点P所示。任意点0的运动方向含义如左图所示。图b描述了1966-202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966-1982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呈现出的显著特征为劳动力比重(%)( )

A.少子化、红利化B.多子化、年轻化

C.少子化、老龄化D.红利化、年轻化

4.假设自2020年到210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相当于育龄妇女平均的终身可能生育数)由1.3逐步提升到2.1,人口预期寿命由78岁逐步提升到85岁,那么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趋势如右图中(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3.A 4.D

【解析】3.

4.

(2023·海南卷)人口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中人口数量可维持空间均衡的受力点,其时序变化可反映区域发展的空间演变轨迹。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内人口重心迁移明显。图示意1978—2018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重心迁移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2003-2008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重心迁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口重心移动速度西部小于中部B.人口重心移动距离西部大于中部

C.中部人口重心向西北移动D.西部人口重心向东南移动

6.对我国中部地区1978-2018年人口重心迁移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

A.中部地区人口外流B.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

C.中部地区跨境贸易D.中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

【答案】5.B 6.C

【解析】5.

6.

知识回顾:

1.人口新问题

(1)我国人口增长变化新趋势

生育率长期低迷(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并未产生明显成效);

平均初婚年龄和离婚率快速上升(社会问题突出);

人口加速负增长趋势形成;

(2)中国人口发展新问题

少儿人口比例持续下降,在校受教育人口总量将大幅减少;

青壮年劳动力总量加速下降,优质人力资源占比降低;

劳动力人口结构老化;

人口老龄化加速,高龄化、女性化趋势明显。

(3)中国人口发展新战略

把握人口重大转变的新机遇:人口总量下降有利于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学龄人口规模下降有利于提升人均人力资本投资,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低龄老龄化阶段有利于完善人口高龄化养老服务体系

应对人口重大转变的新战略:从人口底层逻辑来看,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尽快破解生育率长期低迷的难题,摆脱低生育困境;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来看,稳定的婚姻家庭、和谐的代际关系和家庭发展能力是社会稳定和活力增强的重要标志;从经济发展的动力考虑,只有创新驱动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我国流动人口变化新趋势

人口继续向东部发达省份和城市群都市圈集聚,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

南方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南北方经济差距拉大;

城镇化发展叠加人才吸引政策,中西部地区强省会崛起;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高房价和收紧落户政策,疏解产业和人口,为人口流向其他城市提供了推力。

人口省内流动加快,省内人口流动分化,农民工回流加快:

省会城市和就近的城市群城市圈快速发展,对本地劳动力的吸引增强;

随着国内制造业逐步向中西部迁移,农民工在本省、本地即可实现就业(即农民工回流);

大城市生活成本快速上升,农民工省内务工与跨省务工的收入差距缩小;

老一代农民工就业竞争力下降叠加城乡产融结合,部分农民工返乡养老和再就业。

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分化,职业分布从工业、制造业领域向非生产性服务业转移

年轻农民工占比明显下降,农民工老龄化加快;

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升;

从事制造业的农民比重降低,从事非生产服务业的农民工数量明显增加;

流动人口消费“本地化”趋势增强,不同代际间的消费模式差异明显。


考向预测:考向01 从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角度,考查人口老龄化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口规模巨大为基础,城乡倒置的老龄化格局是“中国式”现代化时期的基本国情,乡村率先进入超老龄社会,率先经受老龄化大潮冲击,面临的压力超过城镇。图为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水平(含预测)。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根本原因是城乡间( )

A.生育观念差异B.养老体制差异C.医疗水平差异D.经济水平差异

2.为缓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加快城市经济发展B.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C.建立多层次乡村养老体系D.放宽城市户籍管理制度

【答案】1.D 2.B

【解析】1.读图可知,1990年之后,乡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根本原因是城乡间经济水平差异,乡村劳动力外流,乡村留守老人比例增高,D正确;目前我国城乡间的生育观念、养老体制、医疗水平的差异对城乡人口老龄化水平影响较小,A、B、C错误。

2.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放宽城市户籍管理制度,会吸引更多乡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导致乡村留守老人占比更高,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更加严重,A、D错误;建设多层次乡村养老体系,有利于乡村养老质量提升,但无法缓解老龄化城乡倒置,C错误;城乡融合发展,城乡经济差异缩小,能减少乡村青壮年外流,可以降低老龄化城乡倒置程度,B正确。

考向02 从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角度,考查人才红利

“人口红利”加速向“人才红利”转变,这是中国发展的重大优势。当劳动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重持续增加时,就形成了人口红利。当劳动人口素质偏高,且新增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或素质高于退出的劳动人口时,就形成了人才红利。202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9年,未来将持续增长。下图示意我国2022年人口年龄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3.2022年到2027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特点是( )

A.人口红利上升,人才红利降低B.人口红利降低,人才红利降低

C.人口红利降低,人才红利上升D.人口红利上升,人才红利上升

4.“人才红利”上升后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有( )

①促进工业产业升级 ②从业人员规模扩容 ③教育程度不断改善 ④社会生产成本较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为适应“人口红利”加速向“人才红利”转变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B.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镇化率

C.调整产业结构,放宽生育政策D.提高医疗水平,延迟退休年龄

【答案】3.D 4.B 5.C

【解析】3.由图可知,11一15岁的少儿人口在2023一2027年逐年进入劳动年龄,总数为8525万,61一65岁的劳动人口在2023一2027年逐年进入老年年龄,总数为7338万,增加的劳动人口数量大于减少的劳动人口数量,即人口红利上升;根据材料“202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9年,未来将持续增长”可知新增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或素质高于退出的劳动人口,即人才红利上升,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随着人才红利的上升,我国的人才资源将更加丰富,特别是在高端技术和创新领域。这将为工业产业的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推动产业升级,①正确;人才红利更多地是指人才的质量和能力的提升,而不是数量的简单增加,②错误;人才红利的上升往往与教育程度的提高密切相关。随着教育程度的改善,人们的技能、知识和创新能力都会得到提升,这将进一步推动人才红利的释放,③正确;人才红利主要影响的是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不直接决定生产成本的高低,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人口红利”加速向“人才红利”转变说明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提升,技能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调产业结构,加快高科技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人口红利下降说明劳动人口减少,放宽生育政策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C正确;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建设优美环境,提升城镇化率虽有利于吸引人才,但不是留住人才的最重要因素,AB错误;提高医疗水平,实施延迟退休可以增加现有劳动人口的工作年限,但不能直接提高劳动人口的素质,与人才红利的关系很小,D错误。故选C。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曼联传奇球星集体观看德比战,目睹球队0-3惨败后掩面叹息

曼联传奇球星集体观看德比战,目睹球队0-3惨败后掩面叹息

懂球帝
2025-09-15 07:44:18
乌克兰4大战区发表联合声明,俄媒披露最无耻的“叛徒”

乌克兰4大战区发表联合声明,俄媒披露最无耻的“叛徒”

史政先锋
2025-09-13 19:50:48
宣布退网!中国男子在巴铁8年,花千万扶贫,回国因妻儿命悬一线

宣布退网!中国男子在巴铁8年,花千万扶贫,回国因妻儿命悬一线

趣文说娱
2025-08-14 10:09:47
张召忠:美国就算一动不动,中国20年也追不上,九三阅兵证明了啥

张召忠:美国就算一动不动,中国20年也追不上,九三阅兵证明了啥

快看张同学
2025-09-11 21:12:52
24分大胜!女篮霸主冲击四连冠稳了:高颂25分10板李梦缺席

24分大胜!女篮霸主冲击四连冠稳了:高颂25分10板李梦缺席

篮球快餐车
2025-09-15 02:31:14
朱珠素颜和老公在家微醺!王昀佳做饭好高级,女儿一脸迷妹看爸爸

朱珠素颜和老公在家微醺!王昀佳做饭好高级,女儿一脸迷妹看爸爸

梦想的现实
2025-09-15 17:12:50
一天两包烟顿顿八两酒,坚决不听医生劝阻的李琦,如今竟然大变样

一天两包烟顿顿八两酒,坚决不听医生劝阻的李琦,如今竟然大变样

九分看世界
2025-09-07 07:36:12
“只有我儿子在看书!”妈妈看望住校儿子,被孤立却浑然不知!

“只有我儿子在看书!”妈妈看望住校儿子,被孤立却浑然不知!

知晓科普
2025-09-15 11:12:05
陈建斌没想到,吴越会因为九三阅兵晚会上的一句话,实现口碑暴增

陈建斌没想到,吴越会因为九三阅兵晚会上的一句话,实现口碑暴增

小兰聊历史
2025-09-12 18:04:52
茹萨:我们一家在中国适应很好,休息日喜欢骑车逛上海

茹萨:我们一家在中国适应很好,休息日喜欢骑车逛上海

懂球帝
2025-09-15 15:05:05
“他们逼我说台湾是中国的,不然就不救我!”一石激起千层浪

“他们逼我说台湾是中国的,不然就不救我!”一石激起千层浪

壹知眠羊
2025-08-10 07:29:29
宋威龙的困境,和张凌赫相似

宋威龙的困境,和张凌赫相似

黎兜兜
2025-09-14 21:19:31
日本一小哥打算和女友结婚,独自拜访岳父母!刚进家门就被吓到怀疑人生...

日本一小哥打算和女友结婚,独自拜访岳父母!刚进家门就被吓到怀疑人生...

今日日本
2025-09-14 14:04:46
中美刚谈6小时,就下谈判桌,中方先行离开,美国大豆已被判死刑

中美刚谈6小时,就下谈判桌,中方先行离开,美国大豆已被判死刑

回京历史梦
2025-09-15 17:15:53
8岁小学生公开呛蒋万安,台网友叹:被大人当成政治工具

8岁小学生公开呛蒋万安,台网友叹:被大人当成政治工具

海峡导报社
2025-09-15 09:52:06
今天A股跌到了3855点,明天开盘我有一句掏心窝子的话不得不说!

今天A股跌到了3855点,明天开盘我有一句掏心窝子的话不得不说!

阿伧说事
2025-09-15 14:39:37
包养情人无数,娶初中同学女儿为妻,玩老婆闺蜜,嗜色如命的富豪

包养情人无数,娶初中同学女儿为妻,玩老婆闺蜜,嗜色如命的富豪

佳佳说奇事故事
2025-09-14 15:02:20
播出4集,收视第一!张嘉益一出手,就给湖南卫视带来了“王炸”

播出4集,收视第一!张嘉益一出手,就给湖南卫视带来了“王炸”

星宿影视鸭
2025-09-15 20:35:03
美财长耶伦警告:美国将“破产”!对中国犯下两大错误,自食恶果

美财长耶伦警告:美国将“破产”!对中国犯下两大错误,自食恶果

瞻史
2025-09-15 10:50:57
林心如增肥后大变样,差点认不出,但精神状态非常好

林心如增肥后大变样,差点认不出,但精神状态非常好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09-07 11:19:50
2025-09-15 21:40:49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incentive-icons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高考地理备考专家
17712文章数 509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高中三年,可别栽在这几件小事上

头条要闻

2名英国男子被指控为"中国间谍" 2年后被无罪释放

头条要闻

2名英国男子被指控为"中国间谍" 2年后被无罪释放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家居
手机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手机要闻

消息称荣耀 MagicPad3 Pro 平板端首发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三人伪装"外卖员""钓鱼佬"窃取军事秘密 详情公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