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写入“十四五”规划的“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发展”目标,正在金融业多领域得到实践。
在7月23日在京举行的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开源赋能金融创新”分论坛上,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说,金融业率先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源社区的运营体系。
“目前超过58%的金融行业正积极规划内部开源的协作机制,旨在促进技术团队间的深度协作与共享,加速金融业向智能化和平台化转型。”栗蔚介绍,在以标准引领生态共建方面,该院已推动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数十家金融企业完成开源治理的评估认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跨领域标准化实践。
此外,在该院的金融开源社区,目前已有50多家的金融企业共同搭建起金融行业技术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创新平台。
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生产方式,开源能够有效降低科技创新、要素配置、产业转型成本。开源大模型正成为推动金融行业智能化转型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
根据中国信通院调研,DeepSeek系列开源大模型金融企业应用占比高达100%。通义千问系列开源大模型占比也超过70%。开源正成为数字技术创新的主流模式。
此次分论坛上,中国平安人寿、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信通院、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代表共同发布金融行业开源体系建设路线图研究报告并启动优秀案例征集。金融开源创新发展能力评估试点同步启动。
分论坛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