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一份印着南京大学校徽的EMS特快专递,被送达溧水区永阳街道居民邹荣成家中,女儿邹雨彤被南京大学录取。
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背后,是这个“全国文明家庭”20多年医者仁心的言传身教。这位坚持6年捐资助学的“江苏好少年”,终以圆梦南大化学与生命科学专业,实现了完美的代际传承。
从“小小医生”到“省优少年”
“很开心很激动!”邹雨彤小心翼翼地拆开快递袋,当看到“南京大学”四个字时,她露出了甜甜的笑容。父亲邹荣成拿出女儿一摞摞笔记本,每一本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得工工整整,“这孩子从小就有股子韧劲!”
邹荣成和妻子王小青都是溧水区人民医院的医生,二十余年如一日坚守医疗一线,守护患者健康。父母的医者仁心深深感染着邹雨彤,她5岁就学会了测量血压,当起了“小小医生”,为爷爷奶奶记录健康数据。
在这个“医生之家”,学习是头等大事。书房是他们共同的学习天地:父母查阅文献、研读专业书籍,女儿则伏案学习、笔耕不辍。在这样浓厚的氛围中,邹雨彤勤学好问,成绩优异,曾获评“江苏省最美中学生”“江苏好少年”等。
从医者仁心到爱的传承
今年5月,邹荣成家庭成功获评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不仅是爱岗敬业的典范,更是热心公益的“文明使者”。夫妻俩积极参与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王小青还曾深夜为一氧化碳中毒的外地患者协调交通违章,让异乡人感受到了溧水的温暖。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邹雨彤从小学六年级开始便用压岁钱和奖学金长期资助一名困难女童,六年来陪伴“小伙伴”共同成长。“父母从小注重培养我的学习习惯和品德修养,和谐的家庭氛围让我能心无旁骛地学习,我更要把这份爱与责任传递下去。”邹雨彤说。
从家风熏陶到圆梦南大
在邹雨彤眼中,父母既是救死扶伤的医者,更是自己人生路上的引路人。“父母一直鼓励我要追随自己的兴趣,更要记住学习是为了帮助他人。”这次,她选择南京大学理科试验班类的化学与生命科学专业,就是希望未来能像父母一样,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
“我们一直相信,良好的家风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希望她能不忘初心,将来用自己所学回馈社会。”邹雨彤的选择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
邹雨彤的成长故事让我们看到“全国文明家庭”不只是一份荣耀,更彰显了家庭教育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一家人的携手共进。
记者| 陶燕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