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年 7 月 26 日中午,吉林省辽源市的天空有些闷热,似乎预示着即将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辽源市公安局的电话突然急促响起,打破了警局内原本相对平静的氛围。报案人声音中带着惊恐与不安,称在辽源市南郊未进河边的玉米地附近,发现了一具严重烧毁的遗体。
![]()
这通电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拉开了一起曲折离奇案件的序幕。
警方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赶往案发现场。现场位于渭泾河南岸的河滩边,河水浅缓,深不过膝。遗体所在之处远离村庄,河道两边及滩涂地带是一片玉米地,从河边玉米地到遗体处,约有十来米的距离。
在这短短距离内,警方发现了一处小区域和一个较大的焚烧区域。小区域距离遗体约 10 米,较大的燃烧区域则在玉米地里,里面有一些烧焦的衣服残片。离小区域两米外,还有一个更大规模的燃烧区域,在这片玉米地的燃烧区域里,不仅有更多烧焦衣服残片,还赫然躺着一只红色高跟凉鞋,鞋子较新,尺码与女士脚相符。
警方在玉米地里发现了许多红色高跟凉鞋的足迹,足迹呈现徘徊状。随后,在河滩边找到了另一只红色高跟凉鞋的残骸,对岸河滩上也有同样高跟鞋的印迹。然而,令人奇怪的是,现场除了这些高跟鞋印,竟未发现其他脚印。
法医迅速对遗体展开初步检验。被烧女性年龄约 30 岁,身高 1 米 6,烧伤面积超 80%,前胸烧伤尤其严重,头部无创伤痕迹,颈部表皮脱落,双手烧伤不严重且无伤痕。在其鼻腔、口腔和咽喉气管中,法医发现了烟灰炭末,这表明她在起火之前还活着。
结合现场浓烈的汽油味,法医推测,作为助燃剂的汽油很可能是起火原因,同时判断她的死亡时间为 25 日晚上。
![]()
根据现场线索和法医报告,办案警员初步推测该女性是自杀。他们推测,昨夜该女性独自一人携带汽油来到偏僻的小河北岸,涉水到南岸玉米地附近。她在那里徘徊许久,经过激烈思想斗争后,最终在玉米地的头一部分点燃汽油自焚。
烈火灼烧带来的剧痛,让她本能地往河边挣扎逃跑,却只跑了不到 3 米就摔倒,身上火势引燃周围植被,形成第二个起火点。最后,她因伤势过重,在河边去世。由于女性面部损伤严重,受当时调查条件限制,尸检完成后,她被埋葬在附近,这起案子似乎将以自杀结案。
然而,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警员们调查完现场回到警局,与局长开案情讨论会。就在大家准备将案件定性为自杀时,一位警员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位警员是辽源市公安局的普通民警孙玉金。
![]()
孙刑警原本要向局长汇报自己正在调查的案件,因局长开会,他在等待时旁听了这起焚烧案件的陈述。孙玉金认为,自焚这种自杀方式过于残忍极端,过程痛苦,死状惨烈,一个女性不太可能轻易选择。
而且,现场没有找到装载大量汽油的容器,这不符合常理。因此,他坚信这起河边焚烧案另有隐情。局长经过思考,认可了孙刑警的分析,决定进一步调查此案,并将案件交给孙刑警负责。孙刑警年轻气盛,当场立下军令状,决心查明真相。
随后的调查过程充满艰难险阻。案发现场距离警局 20 公里,孙刑警和同事们连续几天骑自行车走访案发地附近村庄,却一无所获,未找到任何与受害女性相关的信息。好在重新勘察案发现场时,在离第一起火点约 50 米以西的红薯地里,他们发现了一只较新的女性丝袜,丝袜干净,与受害女性尺寸和状态相符。
![]()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如此新的丝袜若为围观群众遗失,事后大概率会被找回,所以这只丝袜很可能属于受害女性,这一猜测也给调查带来了一丝曙光。
几天后,一个年轻男子焦急地来到辽源市公安局报案,称他姐姐赵晓莲在 7 月 25 日傍晚离家去附近诊所看病后,就再也没有回家。孙刑警听闻,发现报案人描述的失踪女性,年龄、外貌、失踪时间都与正在调查的河边焚烧案遇害女性极为相似。
他拿出一些案发现场的物证照片让小伙辨认,小伙一眼认出那双红色高跟凉鞋和丝袜正是姐姐的物品,现场发现的衣服残片也是姐姐离家那天所穿。至此,受害女性身份得以确认 ——35 岁的赵晓莲,是市里纺织厂的职工,丈夫李向东在供销社工作,家庭条件较为富裕。
孙刑警迅速展开对赵晓莲人际关系的调查。据赵晓莲弟弟讲述,7 月 25 日晚上,赵晓莲将 7 岁女儿带到他家,称胃不舒服要去附近诊所看病,还表示晚上让同事送她回来,拒绝了弟弟去接她的提议。
![]()
然而,孙刑警调查发现,那天赵晓莲根本没去看病,也未叫同事陪同。她为何向家人撒谎?又为何会出现在距离家 20 公里外的河边?认识赵晓莲的人都说她没有精神病史,家里也未发生重大变故,情绪稳定,不像是会自杀的人,且家中未发现遗书或其他异常物品。
在夫妻一方遇害案件中,另一方往往嫌疑较大。赵晓莲失踪多日,丈夫李向东却未报警。赵晓莲弟弟回忆,7 月 22 日,即姐姐失踪三天前,姐姐曾说 “你姐夫又去长春出差了,出发前没通知她,昨晚才托人捎口信回来”。
赵晓莲失踪前一晚还写了日记,内容显示夫妻之间存在矛盾,丈夫出差却不告知她。但孙刑警调查发现,供销社与长春没有业务往来,也未安排李向东出差。此外,李向东这几天无端不上班,同事们也感到疑惑。那么,李向东多次 “去长春出差” 究竟为何?当晚给赵晓莲捎口信的人又是谁?
赵晓莲妹妹称,7 月 21 日晚与姐夫相遇,姐夫说要去牌友家喝酒,未提及去长春出差,且手上没行李。孙刑警据此找到当晚和李向东一起喝酒的人。酒友们说,李向东晚上 5 点多来喝酒,喝到一半说有事提前离开,时间大约是六七点。
但当时从辽源到长春不通汽车,只有白天有火车,且火车票未实名登记,调查李向东行踪困难重重。
![]()
就在孙刑警等人一筹莫展时,李向东单位同事提供线索,称在沈阳看到一个与李向东很像的人和一个年轻女性在一起。警员在李向东工作抽屉里发现一张女人照片,照片上的女人是李向东的前女友,12 年前嫁给沈阳人。
警员猜测,或许是婚后生活平淡,李向东出轨引发血案。孙刑警及其同事立即前往沈阳调查,走访李向东前女友住处后却发现,分手后两人并无联系,供销社员工也无法确定在沈阳看到的人就是李向东,沈阳这条线索就此中断。
回到辽源后,孙刑警没有气馁,继续深入调查。他再次仔细研究赵晓莲的日记,发现其中有一句话 “是钱还是命,有命能享财中福,无命有钱也是空”,结合之前调查到的夫妻矛盾以及李向东的异常行为,孙刑警越发觉得李向东嫌疑重大。
他决定从李向东的经济状况入手调查,发现李向东近期经济支出异常,有大笔资金流出,而这些钱的去向不明。同时,孙刑警调查了李向东的通话记录(当时虽没有如今便捷的通信记录查询方式,但通过一些手段还是获取了有限信息),发现他在赵晓莲失踪前后,与一个陌生号码频繁联系。
孙刑警顺着这个陌生号码展开调查,发现号码主人是一个名叫侯磊的人,此人有过盗窃和诈骗的前科。孙刑警认为李向东与侯磊的频繁联系绝非偶然,背后一定隐藏着重要线索。他和同事们开始对侯磊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侯磊近期生活变得十分奢侈,与他以往的经济状况不符。
![]()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排查,警方终于掌握了关键证据。原来,李向东因沉迷赌博,欠下巨额债务,为了偿还债务,他竟想出了一个罪恶的计划。他与侯磊合谋,企图杀害妻子赵晓莲,骗取保险金。
7 月 25 日晚上,李向东骗赵晓莲说要带她去一个安静的地方谈事情,将她带到了渭泾河南岸的河滩边。侯磊事先在那里准备好汽油,趁赵晓莲不备,两人将汽油浇在她身上并点燃。赵晓莲在极度痛苦中挣扎求生,留下了现场那些诡异的痕迹。
![]()
最终,警方凭借着坚定的信念、细致的侦查和推理,成功将李向东和侯磊抓获。在铁证面前,两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这起原本看似简单的 “自杀案”,在警方的不懈努力下,真相大白于天下,凶手也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
本文系社会新闻/真实案件改编,本文图/选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