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
头条
谢氏逢春公广东开基及桂粤衍派世系考
申伯公派系[周朝]
一世申伯公,太始祖诚号,妣王、张、高氏生二子:宏、猛。
注:申伯公,妣葬谢邑西门外城十五里,地名十里庄(今谢家庄),艮山坤向凤形。
二世宏公,妣刘氏生一子:广。
三世广公,妣牛氏生二子:烈、穆宗(妣李氏)。
四世烈公,妣武氏生一子:隲。
五世隲公,妣郑氏生一子:预。
六世预公,妣姬氏生一子:昌后。
注:预公,居陈留,周惠王时任金陵太守。
七世昌后公,妣姬氏生二子:达、守礼(妣何氏)。
注:昌后公,世居陈留,周惠王时为金陵太守。
八世达公,妣姬氏生一子:子民。
九世子民公,妣周氏生一子:秩。
十世秩公,妣陈氏生一子:雍。
十一世雍公,妣魏氏生一子:林。
十二世林公,妣陈氏生一子:涣。
十三世涣公,妣魏氏生一子:旺。
十四世旺公,妣姬氏生三子:珍(平原君)、鳞(锦廷君)、珽。
注:旺公,字嗣英。传闻为乌英国附马,赐爵康王,葬十里庄。
十五世珽公,妣吴、王氏生三子:国宝(妣苏氏)、国攀、国辉。
注:珽公(光威君),葬河南省开封府南门罔月形。二妣并葬仙人献掌盘龙形。
十六世国辉公,妣吴氏生七子:宏(妣姚氏)、宣、定、容、宦、宰、宁 。
十七世宁公,妣王氏生三子:福、礼、祥。
注:宁公,妣合葬五里亭,兔子望月形。
十八世福公,妣吴氏生一子:杨贞。
十九世杨贞公,妣吴氏生三子:平利(妣叶氏)、平和、平祖(妣周氏)。
二十世平和公,妣苏氏生三子:翠(妣孔氏)、列(妣陶氏)、文。
二十一世文公,妣伍氏生一子:武。
二十二世武公,妣邱、骆、张、徐、王、刘六氏共生三十六子:
注:武公,秦尚书郎后封武德将军。
妣邱氏生六子:秉祖秉礼秉禄秉祯秉祈秉祥。
妣骆氏生六子:秉海秉湖秉清秉涟秉江秉河。
妣张氏生七子:秉树秉权秉槐秉柱秉椿秉松秉梅。
妣徐氏生六子:秉琪秉瑞秉珍秉珠秉琏秉球。
妣王氏生六子:秉诏秉诒秉谋秉论秉说秉䚸。
妣刘氏生五子:秉华秉蔡秉芳秉兰秉英。
二十三世秉槐公(第十五子),妣王氏生五子:堂、并、德、隆、封。
注:秉槐公,乃武公之第十五子也,儒林郎。
二十四世堂公,妣洪氏生一子:瑛。
二十五世瑛公,妣徐氏生二子:文轩、文昂。
二十六世文轩公,妣朱氏生三子:福郎、应郎(妣孙氏)、丙郎(妣王氏)。
二十七世福郎公,妣巫氏生二子:宜礼、宜乐(妣周氏)。
二十八世宜礼公,妣陈氏生三子:怡、悦(妣周氏)、惟(妣吴氏)。
注:宜礼公,名该,字文仪,官谏议大夫,博通五经,理明春秋,为当时名儒。
二十九世怡公,妣韩氏生三子:明吾(妣李氏)、朝吾(妣氏)、夷吾。
三十世夷吾公,妣万氏生一子:瑀。
注:夷吾公,字尧卿,汉明帝时为钜鹿太守,后禄尚书,事家会稽山阴。
三十一世瑀公,妣咸氏生三子:安贞(妣翁氏)、君贞、守贞(妣花氏)。
注:瑀公,汉和帝时为御史中丞,任冀州刺史,官至尚书。
三十二世君贞公,妣王、徐氏生一子:仲庸。
注:君贞公,汉处士,任会稽太守,召之为功曹,辞而不就。
三十三世仲庸公,妣王氏生一子:景隽(俊)。
注:仲庸公,汉中牟令。
三十四世景隽公,妣张氏生三子:缵、显、顼。
注:景隽公,典农中郎将。
三十五世缵公,妣王氏生二子:衡、澄(妣白氏)。
注:缵公,居陈国阳夏仕魏,西晋时为典农中郎将。
注:澄公,字澄清,官镇西将军。
东山世系:
三十六世(炎帝98世)衡公,妣尤、李、吕、王氏生二子:鲲(妣徐氏)、魮。
注:衡公,字衡再,号仲权,西晋武帝太康七年(公元286年)为国子祭酒,五胡乱华时,迁居越寓于浙江始宁东山,是为会稽东山始祖。
三十七世魮公,妣周、焦、张、辜氏生六子:奕(妣王、程、杨氏)、据(妣王氏)、安、万(妣王氏)、石(妣杨氏)、铁(妣冯、恭人吴氏)。
注:魮公,幼名裒,字恒窦,号藤,号幼儒,才兼文武,西晋时任太常卿,永和三年破赵有功,封福禄伯,吏部尚书。
三十八世安公,妣刘琰妹、继朱成氏生二子:瑶(妣温氏)、琰。
注: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谥号文靖。东晋政治家。历任扬州刺史、总中书事、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后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官至司徒,录尚书事,总揽朝政。淝水之战时任征讨大都督,运筹帷幄,大破前秦,以功进拜太保、太傅,更封庐陵郡公。卒赠太傅,谥文靖。享年六十六岁。
三十九世琰公,妣毕氏生三子:肇(妣管氏)、峻(妣张氏)、混。
注:琰公,字瑗度,谥忠肃破符坚封上蔡公,辅侍郎中司空国将军,东晋隆三年,已亥徐州刺史兼督军中。
四十世混公,妣周氏生一子:涟。
注:混公,(妣晋陵公主续配周氏),小字益寿,字叔源,东晋尚书右仆射。
四十一世涟公,妣吴氏生三子:有文(妣王氏)、有武(妣曾氏)、有宁。
四十二世有宁公,妣宋氏生二子:洪高、洪升(妣杨氏)。
四十三世洪高公,妣杨氏生四子:仕经(妣刘氏)、仕纶、仕统(妣邹氏)、仕绪(妣龙氏)。
四十四世仕纶公,妣朱氏生二子:永良、永善(妣邬氏)。
四十五世永良公,妣王氏生五子:瑞仁(妣伍氏)、瑞义、瑞礼(妣李氏)、瑞智(妣熊氏)、瑞信(妣张氏)。
四十六世瑞义公,妣周氏生二子:达从、达德(妣杨氏)。
四十七世达从公,妣徐氏生三子:凤金(妣梁、张氏)、遵金、达金(妣*氏)。
四十八世遵金公,妣蓝氏生二子:光元、华元(妣馀氏)。
四十九世光元公,妣关氏生二子:章玉、章良(妣杨氏)。
五十世章玉公,妣李氏生一子:叔元。
五十一世叔元公,妣杨氏生一子:侍禧。
五十二世侍禧公,妣熊氏生一子:安邦。
五十三世安邦公,妣闻氏生二子:沌、江(妣梅氏)。
五十四世沌公,妣黄氏生一子:真玉。
五十五世真玉公,妣刘氏生一子:天祯。
五十六世天祯公,妣韩氏生一子:君礼。
五十七世君礼公,妣廖氏生三子:纪统、纪绪、纪纲。
五十八世纪纲公,妣孟氏生一子:师周。
五十九世师周公,妣邬氏生三子:惟荣(妣严氏)、惟华(妣孔氏)、惟茂。
六十世惟茂公,妣金氏生三子:联云(妣彭氏)、登云、发云(妣赵氏)。
六十一世登云公,妣何氏生二子:有俊、有杰(妣梁氏)。
六十二世有俊公,妣钟氏生一子:定文(宋任巡司)。
六十三世定文公,妣李氏生二子:景周(妣王氏)、景汉。
六十四世景汉公,妣苏氏生四子:德光(妣右氏)、德前(妣钟氏)、德裕、德后(启)妣严氏。
注:景汉公,宋朝举人。
六十五世德裕公,妣王氏生二子:模栋、模柱(妣陈氏)。
六十六世模栋公,妣江氏生一子:公言。
注:模栋公,邑庠生。
六十七世公言公,妣刘氏生一子:伯兴。
六十八世伯兴公,妣曾氏生二子:文才、文宁(妣刘氏)。
六十九世文才公,妣刘氏生五子:光佐、光佑(妣杨氏)、光伸(妣袁氏)、光保(妣王氏)、光传(妣董氏)。
注:文才公,又名佑兴。
七十世光佐公,妣陈氏生二子:古文、古才(妣朱氏)。
注:光佐公,福建开基始祖。
七十一世古文公,妣彭氏生一子:开宣。
注:古文公,字良玉,宋绍定邑庠生。
七十二世开宣公,妣席氏生二子:茂、盛(妣梁氏)。
七十三世茂公,妣陶氏生三子:遇春(妣宋氏)、逢春、连春(妣刘氏)。
逢春公派系[广东]
七十四世逢春公,字光霄,名初辉,号七十三郎,元朝邑庠生。妣项、廖、陈、罗氏共生五子:志道、志德、志惠、志兴(小名阿甸)、志缙(满子)。
早年迁徙与子嗣分布:
·1341年(元朝至正元年辛巳),逢春公四十岁,时值中年,陈氏生第四子志兴。
·1344年(至正四年甲申),逢春公精于堪舆(风水),携眷从福建择居广东。此时膝下已有四子:
·长子志道(项氏生),居潮州(揭阳)桃山;
·次子志德(项氏生),居河源上廓(今东源县上郭村);
·三子志惠(廖氏生),居长乐油田(今五华县郭田镇);
·四子志兴(小名阿甸,陈氏生),居母籍兴宁小峰。
·逢春公常往返于桃山、上廓、油田三子住处。
·晚年(约六十余岁后),又得第五子志缙(满子),字建中,生母为罗氏,(与诸兄生母项、廖、陈氏不同),故称“庶出”。
注:1381年(明朝洪武十四年辛酉),因避役烦扰,志缙公,原居惠州博罗大塘面,迁居河源县柳城土桥坑。
名字释义:“志缙”意为心怀入仕之志(缙指赤色官服),“建中”表字寄托治世理想,反映元末文人追求。
关于“志”字辈称呼:为表尊重,旧时习惯不称“志”字辈全名,仅呼单名:道、德、惠、兴、缙。此习俗如同当代在某些场合下省略辈分字。本次修谱,为明确世系,将“志”字辈编入全名,非为改动先祖名讳。
家族劫难与志缙公传承:
·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广东社会动荡,朝廷派南雄侯赵庸驻粤平叛。逢春公携幼子志缙公为避役烦扰,从博罗大塘面乖船,沿东江上行至河源柳城土桥坑暂居。
·随后,逢春公独自继续上行至龙川老隆,再陆路赴长乐油田(今五华县郭田镇)志惠、兴宁小峰志兴处。父子三人同往揭阳桃山探望志道途中,于水口遭劫,逢春公与志惠不幸遇害,志兴逃脱后不久惊逝,志道幸得陈家相救。(注:河源上廓志德一支自此失联,杳无音信)。
·此年(1381年),逢春公八十岁罹难。幼子志缙(满子,约生于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时年十岁有余),因未成年得以幸免。尤为重要的是,逢春公生前将其进士匾额(惜毁于“文革”)留予志缙公,此乃重要传承信物。志缙公遂隐居于河源柳城土桥坑,直至三世祖胜公方迁至柳城南湖坝山下定居。然因早年变故,上代之事多已失传,仅知曾祖父(逢春公)沿东江上行后未归。
旧谱记载的局限性与新考证:
·旧谱及逢春公墓主要依据五华志惠公六世孙、逢春公七世孙宗仁公的记载。宗仁公非兴宁志兴公直系,且时隔六代以上,信息经多次转述,难免讹误。
·因旧谱未载缙公且无书证,该支系长期失联。乾隆二十二年重修志缙公墓碑时,碑文记为“謝氏太始祖諱縉公墓誌”未刻入“志”字辈。
·幸赖申伯九十三世(志缙公19世),谢贵清族亲多年考察,提供宝贵史料并多方比对,确认逢春公八十岁去世时,志缙公“十岁有余”之记载高度吻合。
盛世修谱,归宗正名:
·今逢盛世,特修族谱,使逢春公第五子志缙公一脉归宗。近年编印《谢氏族谱·志缙公派系》,望宗亲关注。
后世迁徙与联系:
·七十五世志缙公,(逢春公2世满子),奉为开基一世祖,后裔支族于1800年(清嘉庆五年庚申),由广东河源柳城,迁广西贺县(今贺州市)沙田定居。
·七十六世千一郎公,(逢春公3世长孙),亦奉为开基一世祖,后裔支族于1823年(清道光三年癸未),由广东揭阳河婆,迁广西贺县(今贺州市)公会定居。
·志缙公(满叔)与千一郎公(侄子),两支分迁开基。
失联与重聚:
·两族迁桂已逾二百年,因旧谱未载且无书证,长期失联。直至近年,方通过广西贺县(今贺州市)贺街镇,谢氏宗祠祭冬先祖活动,得以重新联系。
结语:
·当此修谱之际,唯愿我谢氏众宗亲,尤望族中贤达(宗彥)戮力同心,正本清源,以慰逢春公在天之灵,此乃谢氏子孙应尽之孝道。
·愿此族谱成为家族团结奋进之精神纽带,激励后人承先辈遗志,光大家族,造福社会,贡献国家,光耀千秋!
注:据湖南浏阳《谢氏族谱》记载,逢春公及其妣氏生辰年号如下:
·逢春公:生于1301年(元大德五年辛丑)正月初二寅时,殁于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辛酉)七月,享寿80岁。葬兴宁县小峯牛角陇,乾山巽向,令子穴形似乌鸦落洋又名游鱼上水。
·妣项氏:生于1304年(元大德八年甲辰)五月初四日子时,殁于1383年(明洪武十六年癸亥)四月十五日丑时,享寿79岁。葬潮州(揭阳)桃山,庚山甲向。
·妣廖氏:生于1308年(元至大元年戊申)九月初九日辰时,殁于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辛酉),享寿73岁。
谨此!
·附:逢春公生于1301年,1344年迁居广东时年43岁;项妣时年40岁;廖氏时年36岁。
七十五世(逢春公2世)志道公,号东五郎,妣陈、陆氏(陆氏有旧谱记载黎氏)生三子:陈千一郎、②③不知名字。
千一郎公开基一世祖:
七十六世(逢春公3世)陈千一郎公,妣林、冯氏生五子:四八郎、②③④⑤不知名字。
注:陈千一郎公,名以善,号大五,由揭阳桃山迁丰顺汤坑。地葬汤坑石仔岗长乐之大路面,巽山干向,众蜂围娘形,碑:东山谢氏之墓,后自桃山移之霖田都而村,名谢峒居焉。
后裔支族迁广西贺县(今贺州市)公会。
七十七世(千一郎公2世)谢四八郎公,妣李、王氏生五子:大一郎、大二郎、大三郎、大四郎、大五郎。
注:四八郎公,葬广东省丰顺汤坑老虎形。
七十八世(千一郎公3世)大一郎公,名振祁,字水生,妣黄氏生一子:念三郎。
七十九世(千一郎公4世)念三郎公,妣王氏生五子:永忠、永通、永玉、④⑤不知名字。
八十世(千一郎公5世)永通公,妣刘氏生六子:宗成、宗旺、宗荣、宗信、宗富、宗贵。
注:永通公,由丰顺汤坑,迁居揭阳谢洞。
八十一世(千一郎公6世)宗信公,妣丘氏生二子:世鑾、世聪。
八十二世(千一郎公7世)世鑾公,字静一,妣张氏生五子:德成、德才、德政、德真、德文。
八十三世(千一郎公8世)德政公,妣叶氏生一子:一任。
八十四世(千一郎公9世)一任公,妣官氏生二子:国麟、国凤。
注:一任公,字曾云,葬广东揭阳谢洞前岭,坐南向北。
八十五世(千一郎公10世)国凤公,妣吴氏生八子:文琼、文瑶、如金、如玉、⑤⑥⑦⑧不知名字。
注:国凤公,字申祚,由谢洞迁高田。
八十六世(千一郎公11世)如玉公,妣巫氏生二子:俊万、②不知名字。
八十七世(千一郎公12世)俊万公,妣雷氏生三子:庭佐、②不知名字、庭发。
八十八世(千一郎公13世)庭佐公,妣刘氏生五子:杨福、士钦、士增、士月、士尽。
八十九世(千一郎公14世)士月公,妣吴氏生四子:殿良、殿柱、殿邦、殿超。
注:1823年(清道光三年癸未),士月公,携妻吴氏及共四子,由广东揭阳河婆步行月余,至广西贺县(今贺州市)公会,定居早禾洞。
志缙公开基一世祖:
七十五世(逢春公2世)志缙公,字建中,妣毛氏生一子:兆宝。
注:1381年(明朝洪武十四年辛酉),因避役烦扰,志缙公,原居惠州博罗大塘面,迁居河源县柳城土桥坑。其后家业昌隆,规模丕振。公夫妇合葬于柳城石塘仔罗汉石。后因陈家挖石烧灰损及龙脉,虽经官府封禁,然风水已遭破坏,不得已于乾隆九年迁葬七娘岗中山(即七娘坛下),并于乾隆二十二年重修。墓地名曰“飞蛾过岗”。
后裔支族迁居广西贺县(今贺州市)沙田。
七十六世(志缙公2世)兆宝公,妣谭氏生一子:胜。
注:兆宝公,妣谭氏,俱葬柳城,土名石塘仔罗汉石,未山丑向。
七十七世(志缙公3世)胜公,妣沙、邹氏生二子:①友松、②友梅妣杨氏(无嗣,夫妇俱葬竹子垅)。
注: 胜公,由河源柳城土桥坑,迁居柳城南湖坝山下,卜吉营墓以贻后世,夫妇三人俱葬南湖坝,土名竹子垅,坐西向东。
七十八世(志缙公4世)友松公,妣叶、廖氏生二子:①鸾妣徐氏(葬竹子城)生一子:纶、②凤。
注:友松公,妣叶氏未生子而殒,葬竹子垅,坐西向东。友松 妣廖氏俱葬山下,土名石子垠,双庵石已山辛向。
七十九世(志缙公5世)凤公,妣张氏生三子:①经、②纹妣庄氏(字慕泉,葬土名山石子垠路边)生一子:道臻、③绣妣陈、张氏(字敬泉,陈氏无嗣,张氏生一子:德臻,夫妇俱葬竹子垅)。
注:凤公,字抗泉,夫妇俱葬牛颈胫山仔下,午山子向形号下山虎。
八十世(志缙公6世)经公,妣诸氏生三子:①完真、②亘冲妣蓝、黄氏、③抱赤妣彭、邓氏(同葬流蛇塘,坐北向南。2022年迁至山下七娘岗半山)生三子:廷训、命圭、廷階。
注:经公,字肖泉,夫妇同葬竹子垅,后乾隆十三年七月三十戍时,迁葬山下老屋子屋后,乙山辛向,分金辛卯辛酉,土名双庵石。
(一)广西贺县(今贺州市)沙田马京堂世系:
八十一世(志缙公7世)完真公,妣徐氏生三子:廷诰、廷耀、廷辉。
注:完真公,葬石头坪山仔下己山亥向,形号猫儿洗面;徐氏葬土名七娘嶂背长坑尾,乾山巽向,形号西边月。
八十二世(志缙公8世)廷耀公,妣诸氏生三子:君爵、君禄、君燕。
注:廷耀公,夫妇葬南湖嶂背,水口山,和尚坝,甲山庚向,形号叶下藏瓜。
八十三世(志缙公9世)君爵公,号粤卿,妣丘、李氏生三子:德龙、德风、德麟。
八十四世(志缙公10世)德龙公,妣曾氏生四子:元英、元伟、元伸、元俊。
八十五世(志缙公11世)元伸公,妣刘氏生二子:兰森、兰超。
八十六世(志缙公12世)兰森公,妣何氏生三子:俊宝、锦宝(入嗣)、广宝。
注:1800年(清朝嘉庆五年庚申),因战乱烦扰,兰森公,由广东河源柳城下坝村,迁移广西贺县(今贺州市)三加村,大约居住五十多年后,为照顾外甥黄某(黄传林的先祖),另择良地栖息,从三加村,迁至沙田马京堂定居。
(二)广西贺县(今贺州市)沙田西山脚世系:
八十一世(志缙公7世)亘冲公,妣蓝、黄氏生四子:廷荐、廷诏、廷用、廷建。
注:亘冲公,葬柳城石塘仔罗汉山。雍正九年迁葬于下石马旱田角,壬山丙向,形号飞凤下山;蓝氏葬下石马旱田角,子山午向,形号罗裙捕地;黄氏葬旱田角。
八十二世(志缙公8世)廷诏公,妣刘、杨、李氏生四子:君隆、君惠、君进、君恩。
注:廷诏公,字柱南,葬柳城镇下坝村石马火烧坑,巳山亥向,形号金鹅浴水。2022年冬因农田复垦,搬迁至山下村七娘岗半山。杨氏葬横岭墩;刘氏葬龙川新塔下;李氏葬下石马旱田角。
八十三世(志缙公9世)君隆公,妣黄氏生一子:功。
注:君隆公,葬百鸽铝。
八十四世(志缙公10世)功公,妣包、周氏生五子:元隆、元祯、元祥、元选、元桂。
注:功公,字又肃,葬竹子垅。
八十五世(志缙公11世)元祯公,妣周、刘氏生二子:朝瑞、朝庆。
八十六世(志缙公12世)朝瑞公,妣陈氏生三子:锦宝(出嗣)、胜宝、庆宝。
八十七世(志缙公13世)胜宝公,妣刘氏生二子:①树清、②树焕妣刘氏生一子:兴华。
八十八世(志缙公14世)树清公,妣吕氏生三子:兴隆、兴富、兴茂。
注:1824年(清朝道光四年甲申),树清、树焕公(两兄弟),由广东河源南湖坝,迁广西贺县(今贺州市)芳林南茅坪,又迁沙田白马岭,再迁马京堂,最后定居西山脚。
(三)广西贺县(今贺州市)沙田马峰世系:
八十六世(志缙公12世)朝庆公,妣*氏生一子:英宝。
八十七世(志缙公13世)英宝公,字作英,妣*氏生二子:树昌、树明。
八十八世(志缙公14世)树明公,字明瑞,妣刘氏生三子:①兴秉(字秉中,居云南)、②兴贤、③兴钖(妣陈氏)生三子:恒茂、亲茂、同茂。
八十九世(志缙公15世)兴贤公,妣陈、张氏生一子:锦茂。
九十世(志缙公16世)锦茂公,妣张、覃氏生一子:宗芳(妣张、王、张氏)。
注:1871年(清朝同治十年辛未)9月中旬,锦茂、恒茂公(两堂兄弟),由广东河源柳城南湖坝迁广西贺县(今贺州市),又迁沙田西山脚,定居马峰。
(四)广西贺县(今贺州市)沙田马东、西山脚世系:
八十三世(志缙公9世)君进公,字俊升,妣彭氏生五子:谦、让、许、诺、谟。
注:君进公,生于1612年(明朝万历四十年壬子),赋性敏捷,品行端方,博通经史。1681年(清朝康熙二十年辛酉),科乡试中举(叨游泮水),书香发祥,寿臻杖国而终(然于殿试、礼部试未竟时去世,享寿七十稀岁),谥文懿公。
葬于下石马火烧塘,乾山巽向(或中心乾向,卯山酉向),形号“螃蟹运浆”。配彭氏,享寿七十有二,葬寨坑子丝茅坪,丙山壬向,形号“金盤载宝”穴得龟蛇捧足之象。
八十四世(志缙公10世)让公,妣*氏生三子:上珍、上灿、上佩。
八十五世(志缙公11世)上灿公,妣*氏生四子:兰本、兰保、兰苑、兰焕。
八十六世(志缙公12世)兰本公,妣徐氏生三子:①清宝.②恒宝(妣彭氏生二子:树松.树梅).③维宝。
八十七世(志缙公13世)维宝公,妣刘氏生三子:树榴、树连、树桔。
注:恒宝、维宝公,由广东河源,迁广西贺县(今贺州市)芳林苏茅坪,后迁马东大石岩。恒宝一支留居大石岩,另两支又迁西山脚。
逢春公墓地史料记载历经四次重修:
第一次: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八月二十日,由长乐油田裔孙重修,立为干山巽向。
第二次: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癸丑),长乐油田裔孙复修,外砌土石,并于墓地周围垒石五丈余为界,以防外人侵占;墓地定为乾山兼戊分金一线,以便逢春公裔孙举行祭祀。此举谨记为逢春公裔孙共祭之孝行。
第三次: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戊子)七月二十日,全族逢春公裔孙捐资,购置邻近田地数斗并开池定位。
第四次:公元1992(壬申)年五月,再次复修,恢复原貌并保存至今。
各谱牒均记载,定每年正月二十五日为逢春公固定祭拜之日。
贺州市沙田马峰申伯九十三世(志缙公十九世孙) 谢贵清手稿
沙田马京堂申伯九十五世(志缙公二十一世孙) 谢信灵
沙田马京堂申伯九十六世(志缙公二十二世孙女) 谢东洪
父女两人同整理编辑
公元2025(乙巳)年 撰
![]()
![]()
![]()
![]()
![]()
![]()
![]()
![]()
![]()
![]()
![]()
![]()
![]()
![]()
![]()
![]()
▍文:谢信灵
▍摄影:谢信灵
▍编辑:谢氏网文化传媒
▍法律顾问:宝树法律联盟
▍版权声明:原创发表
站长电话:19977197909
官方网站:www.xieshi.wang
歌曲 家训 族谱 字辈推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